-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部编版九上第二十三课《三顾茅庐》教案新编
【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2.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小说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4.课堂讨论探究、研读领会三顾茅庐中人物的精神品质。
5.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人物语言。
6.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学习刘备的诚心、虚心、礼贤下士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 .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通过体会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历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而罗贯中则依据这五个字,将其洋洋洒洒地书写了几千字。那么,他究竟比历史的记载多了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顾茅庐》,去一探究竟!
二、资料助读
1.刘备(161~223),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 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根据《三国志8226;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2.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 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
2.师生共同正音。
拜谒(yè) ? ??侥幸(jiǎo)
拱立(ɡǒnɡ)半晌(shǎnɡ)?
纶巾(ɡuān)鹤氅(chǎnɡ)
末胄(zhòu)?愧赧(nǎn)
谬举(miù) ??迄无所就(qì)
箪食壶浆(dān)
3.学生积累词语。
如雷贯耳:意思 是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 的名声大,也形容声音巨大。
思贤如渴:比喻迫切地想寻求 有才德的人。?
箪食壶浆: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顿开茅塞: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四、引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回答下列问题。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你告诉我,你从题目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明确:主要内容: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大业。
2.刘备前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未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这次他能成功吗?刘备是怎样打动诸葛亮的?
明确:能成功。之所以三请能成功靠的是诚心诚意,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师。
五、合作探究
3.再读课文,从总体印象上说说你了解到的刘备、诸葛 亮是什么样的人 ?
明确:刘备:尊重 人才。诸葛亮:淡然处世、不慕荣利、雄才大略。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三顾茅庐,留下一段佳话。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刘备是如何体现诚意的。
第2课时
一、导语
上一 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弄清了刘备用诚心感动了诸葛亮,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还请诸葛亮出山为其效力,接下来继续分析文章内容。
二、合作探究
学生三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发言。
1.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1)体现在语言上:
张飞嚷道: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刘备生气地说:“……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从刘备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批评张飞,说明他对诸葛亮很有诚心。
(2)体现在动作态度上:??
“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
刘备在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的地方就下马步行,也可以说明他的诚心诚意。
“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
刘备知道诸葛亮正在睡觉,所以尽量放轻脚步,缓缓地走进去,防止惊醒先生。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