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案例分析新所得税申报表应用的12个问题档.docx

15个案例分析新所得税申报表应用的12个问题档.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纪念“148”君(应税所得与免税亏损的相互弥补 PK 应税亏损与 免税所得的相互弥补) 总局 63 号公告明示国税函〔2010〕148 号文件作废,那么这是一个 “文件作废,精神永存”动作呢,还是政策改弦更张呢?答案是:政策变 了!!不过列位看官,不听总局讲,只看填表说明,甭管您多高水平, 您也是看不懂的,原因很简单,填报说明错了! 案例 1:M 公司 2014 年应税利润 1000 万元,免税所得亏损 500 万元,于是该公司会计利润为 500 万元,假设没有纳税调整项目,纳税申报表主表 19 行“纳税调整后所得“为 500 万元,而第 20 行“所得减免”的填表说明明确”本行小于 0”时填写负数,于是 19 行(500 万)-20 行(-500)=1000(万元) 看到这里,您会说,我懂的,这叫“桥归桥,路归路”,不允许应税所得弥补免税亏损,所以应税所得仍是 1000 万元,这其实也就是 148 号文件的填报口径。慢慢慢,就是本次宣讲会,总局明确:现在的政策口径是“允许应税与免税的所得与亏损相互弥补”,这行的填报说明改为“当 20 行小于 0 时,以 0 填报”。即 19 行(500 万)-20 行(0)=500 万,这里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500 万元,而不是 1000 万元。有的看官可能说, 总局说改就改啊,我就按照填表说明执行,我塞,你还真别抬杠,英明 神武的国税总局是你吐几口口水,就能淹死的么?人家马上,将申报系 统校验值改为负数根本填不进去,不就可以了么。再说了,这个改法, 是对纳税人有利的,您再吐槽,有人咬你! 什么,什么,这个改法对纳税人有利?不见得吧。您说的对,只是 当免税所得亏损时对纳税人有利,当应税亏损,免税盈利时候,的确情 况变得很糟,纳税人吃大亏了! 案例 2:M 公司应税亏损 1000 万元,免税所得 1500 万元。于是乎 利润总额为 500 万元,假设没有纳税调整项目,则 19 行为 500 万元, 假设第 20 行填报 1500 万元,则可供弥补的亏损为-1000 万元。即:仍 然是“桥归桥,路归路”,免税所得也不能弥补应税亏损,仍然是 148 口 径。 然而请看 A1060000(弥补亏损表)第 2 列“纳税调整后所得”的填 报说明:“主表 19 行(纳税调整后所得)0,主表 20 行(所得减免)0, 19-20-21 行,减至 0 为止!请看好了,弥补亏损表的“纳税调整后所得”与主表的“纳税调整后所得”名字相同,意义不同,弥补亏损表的“纳 税调整后所得”就是可供弥补的亏损数值。因此,上例中主表 19 行 500 万元,减去 20 行的 1500 万元,减至 0 为止,即:可供弥补的亏损是 0,而不会按照 148 口径的 1000 万元,企业显然吃亏了! 总结:新申报表应税、免税弥补亏损的政策与 148 号文件大反串,整个一“乾坤大挪移”,148 口径安息吧! 当然 148 号文件并非全然没有留下遗产,主表填表说明开篇就说“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税法规定不明确的,在没有 明确规定之前,暂按企业财务、会计规定计算。”即,有税收按税收, 没有税收规定,会计制度就是税收规定”的理念,得到了传承。当然这 句话的含义,展开了又是一大篇了,暂且按下不表,总之 148 号文件的 这句话,还是得到了传承。 148 号文件的遗产还有:视同销售表第 5 行条包说明:“(四)用于 职工奖励或福利视同销售收入”:填报发生将货物、财产用于职工奖励 或福利,会计处理不确认销售收入,而税法规定确认为应税收入的金额。 企业外购资产或服务不以销售为目的,用于替代职工福利费用支出,且 购置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处置的,可以按照购入价格确认视同销售收 入。 二、政府补助放弃不征税收入待遇,能够作为研发费加计扣除么? 案例 3:M 公司收到政府补助 1000 万元,专项用于研发费建设,众所周知,不征税收入只是暂时性差异,企业是否可以放弃不征税收入待遇,从而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待遇呢? 目前全国对此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根据国税发〔2008〕116 号文件的附表,加计扣除要减去从母公司和其他单位得到的补助,因此企业即使放弃不征税收入待遇,也不能加计扣除。 第二种观点:北京国税等地认为,只要企业放弃不征税收入待遇, 就是一种普通的应税收入,其支出允许享受加计扣除待遇。 本次申报表修订,总局经过反复讨论,出于鼓励研发投入的目的, 决定采纳第二种观点,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第 11 行表述为:减:作为 不征税收入处理的财政性资金用于研发的部分,这种表述是经过反复讨 论过的口径,也明晰的说明了政策取向。 三、A107011 股息红利表,“减资、撤资的设计”似乎

文档评论(0)

ccccccxx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临沂冉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300MA9576790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