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地理_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 【课表解读】 1.学会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解读】 区域认知:分析不同区域的水循环类型并掌握各个环节,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和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实践力:用语言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并用“水循环”知识分析地理图表、地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人地协调观:基于生活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和科学发展观。 【导入新课】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71%的面积被水覆盖,水是所有生命物质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老师的手中也有一杯水,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杯水来自哪里?如果我说它可能来自蔚蓝的天空、浩瀚的大海、深层的地下大家信不信?如果不信的话,我们跟着一颗小水滴,来看一看它都去过哪些地方。 【观看视频】小水滴的旅行 通过观看视频,我们知道了水在自然界中通过各种环节不停地发生运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展示课标】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 【一、水循环】 1.水循环概念 根据水循环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水循环? 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③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分为哪些类型? 水循环的过程 画一画:画出不同类型水循环环节箭头,讲一讲水循环发生的过程。 (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水循环的过程) 【随堂练习】连线题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对水循环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聪明的人们是怎样利用水循环的原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 【研究性学习一】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 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砂石覆盖层结构疏松,孔隙较大,渗透性好,降水下渗快 2. 读”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图,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①差异:砂田平均蒸发量小于裸田。 ②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地表,减少地面吸收的热能,减少表层土壤水分汽化,从而使砂石覆盖下的土壤蒸发量较裸地大量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加,蓄水、保水作用明显)。 读”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4月末,砂田含水量高于裸田含水量。砂田影响水循环的环节: ①砂田有利于增加降水下渗; ②砂田可以减少地表土壤水分无效蒸发; ③砂田可以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湿度。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对水循环的环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了解到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分析图片中的人类活动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填在表格中。 【研究性学习二】 观看“海绵城市”的视频,探讨城市“看海”的原因及措施。 【研究性学习三】 结合水循环原理,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思考下列问题,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影响水体更新快慢的水循环环节有哪些? 2.黄河等大河都流进海洋,但海洋水资源总量大致保持稳定,这说明水循环对水资源总量有什么影响? 3.海拔较高的地区,降水将太阳能转化为水体的势能,用来发电,这说明了水循环有什么影响? 4.从水循环的意义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在长江入海口附近的舟山群岛形成我国最大的渔场?这说明水循环有什么影响 ? 5.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以及大江大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总结: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塑造地表形态 【研究性学习四】 既然水循环能更新水体,维持水量平衡,那能不能说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教师总结】 水乃生命之源,地球因为有了水而变得生机勃勃;水是智慧的象征,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力量的象征,所谓水滴而石穿;水还是行善的最高境界,老子说“上善若水”。但是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应加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板书设计】【课堂总结】 【随堂巩固】 完成下面的题目。 【课后作业】 请你尝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对校园建筑和道路系统进行改造,促进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和利用。给出设计图并说明设计缘由。 第二章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具备由肓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