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鞘膜积液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鞘膜积液护理 第一页,共22页。 目录 病因及发病机制 诊断及检查 分类及症状 围手术期护理 第二页,共22页。 鞘膜积液的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先天性鞘膜积液的病因是胎儿出生之前,鞘状突管在不同的部位闭合不全所导致。腹腔液经闭合异常的鞘状突管在某一水平积聚,形成各种类型的鞘膜积液。 第三页,共22页。 鞘膜积液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积液由鞘膜壁层分泌,腔壁吸收,当分泌量大于回吸收量时就产生鞘膜积液。先天性鞘膜积液囊壁菲薄、光滑而柔软,与周围组织层次清晰易分离,呈卵圆形半透明状。小儿鞘膜积液几乎都有未闭的鞘状突管与腹腔相通。鞘状突管直径一般为2mm左右,较粗者可达5mm。 第四页,共22页。 鞘膜积液的发病机制 2、病程较长者其鞘膜囊壁明显增厚,但囊壁厚薄均匀,可有多个小结节假瘤样改变,甚至出现钙化,与邻近组织粘连。如鞘状突管可容肠管进入时,则形成腹股沟斜疝。 3、积液一般为黄色、清亮、无味的渗出液。液体中含有电解质、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重为1.010~1.025,白蛋白含量在3~6g/dl。鞘膜积液量少则10ml以下,多可达300ml以上。如积液量较多、病程长,可压迫睾丸及精索,影响睾丸血液循环,并伴有间质水肿及曲细精管的变化,最终可导致睾丸萎缩。 第五页,共22页。 鞘膜积液的诊断及检查 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史者诊断较为容易,睾丸鞘膜积液呈球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有弹性和囊性感,无压痛,触不到睾丸和附睾,透光试验阳性(在暗室内或用黑色纸筒罩与阴囊,手电筒由阴囊下方向上照是,积液有透光性,若积液为脓性、血性或乳糜性,则透光试验为阴性)。 B超检查也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对疑为睾丸肿瘤的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有重要意义。 第六页,共22页。 鞘膜积液的分类 根据鞘状突管闭合异常的部位,将鞘膜积液分为如下3类: 1.精索鞘膜积液 鞘状突两端闭塞,中间段即精索部局限积液,一般不与腹腔相通,但常并发其头侧端的鞘状突未闭塞。 2.睾丸鞘膜积液 正常情况下,睾丸鞘膜囊内仅有少量浆液。如液体聚积增多,则形成睾丸鞘膜积液。 3.交通性鞘膜积液 鞘状突未闭塞,完全开放,腹腔液体随体位流动。与腹股沟斜疝不同之处在于鞘膜囊与腹腔间通路狭小,肠襻不能进入。 第七页,共22页。 鞘膜积液的症状 阴囊肿大:是指阴囊皮肤及其内含物(鞘膜、睾丸、附睾和精索)有病变,或腹腔内容物有病变。 鞘膜积水:是指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液体(2-3ml),共润滑、保护睾丸用。如果液体过多即为鞘膜积液。 一侧阴囊内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触之光滑,囊性,透光性试验阳性,可资诊断。但是若伴有炎症、出血等透光试验为阴性。 第八页,共22页。 第九页,共22页。 第十页,共22页。 第十一页,共22页。 第十二页,共22页。 治疗方法 小儿鞘膜积液 若两岁后尚不消失,则行手术治疗。 两岁前自行消失,故不急于进行治疗。 第十三页,共22页。 术前护理问题 1. 潜在的感染 -- 与患儿抵抗力低有关 a.合理喂养,加强营养 b.注意保暖 c.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d.减少陪护和探视 e.尽量避免患儿串病房和外出活动 第十四页,共22页。 术前护理问题 2 . 焦虑与恐惧----与患儿家长对自身疾病知识缺乏 有关 a.多与患儿家长沟通,减轻紧张情绪 b.介绍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c.介绍手术成功案例,取得信任,使之配合 第十五页,共22页。 术后护理问题 1. 低效呼吸形态----与手术麻醉有关 a.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肩下垫软枕,保持呼吸道通畅 b.氧气2L/min持续吸入 C.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护 第十六页,共22页。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