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血管药物治疗田志明.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的心肌细胞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与房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以及末鞘浦肯野纤维网 心脏传导系统 第六十页,共117页 第六十一页,共117页 心脏的冲动有固定的起源点和特殊的传导系统。所谓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顺序的异常,几乎见于所有人。有心脏疾病者更易出现 心律失常的定义 第六十二页,共117页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冲动形成异常 1、自律性增高 2、触发活动 冲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 2、折返(reentry) 第六十三页,共117页 折返机制(reentry) 发生折返的条件: 存在折返环 其中一条通道发生单向传导阻滞 另一条通道传导缓慢,先前阻滞 的通道再次激动 第六十四页,共117页 心律失常的分类 一、冲动的形成异常 (一)窦房结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过缓、心律不齐、停搏 (二)异位心律 1. 被动性异位心律:逸搏(房性、交界区性、室性); 逸搏心律(房性、交界区性、室性) 2. 主动性异位心律:期前收缩(房性、交界区性、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交界区性、室性);心房扑动、颤动;心室扑动、颤动 二、冲动传导异常 (一)生理性 干扰及房室分离 (二)病理性 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及左前、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三)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征 第六十五页,共117页 心律失常的原因 器质性心脏病 电解质紊乱 药物中毒 心脏以外的疾病 自主神经异常 第六十六页,共117页 心律失常的治疗 病因、病理治疗 药物治疗 电复律、除颤 手术 RFCA 起搏器 第六十七页,共117页 抗心律失常药物(1) Ⅰ类:阻滞Na+通道 Ⅰa:奎尼丁(APD?) Ⅰb:利多卡因、慢心律(APD?) Ⅰc:心律平(APD?) Ⅱ类:?-B Ⅲ类:K+通道阻滞剂 Ⅳ类:CCB 第六十八页,共117页 其它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 洋地黄 ATP MgSO4 KCl 第六十九页,共117页 期前收缩的治疗 房性期前收缩:常无需治疗。去除诱发因素,可应用镇静药物,有症状者用β阻断剂和钙通道阻滞剂 交界性期前收缩:同房性期前收缩 第七十页,共117页 室性期前收缩的处理(1) 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 一般无需治疗。症状明显者以消除症状为主,包括戒除吸烟、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改善缺氧,纠正电解质紊乱因素,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为主 第七十一页,共117页 室性期前收缩的处理(2) 需要紧急处理的室性期前收缩: 急性心肌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头24小时内 1.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每分钟超过5次) 2. 多源室性期前收缩 3. 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 4. 室性期前收缩落在前一个心搏的T波上 (R on T) 第七十二页,共117页 室性期前收缩的处理(3) 慢性器质性心脏病 治疗基础疾病 β-受体阻滞剂 乙胺碘呋酮 急性心肌缺血 改善缺血状况 乙胺碘呋酮、利多卡因 无效则改用β-受体阻滞剂 或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 第七十三页,共117页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称窦速。可见于生理状况和病理状况下。也可由药物引起 心电图上P波在Ⅱ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频率100次/分,多为100~180次/分 一般针对原发病及诱因治疗 第七十四页,共117页 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和自律性增高性房性心动过速,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慢性肺部疾病及各种代谢障碍 自律性增高性房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洋地黄中毒 心电图上P波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心房率为150~200次/分,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 第七十五页,共117页 房速的治疗 洋地黄中毒者:停用洋地黄;补充钾盐;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IA、IC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非洋地黄中毒: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可控制心室率。抗心律失常药可转复为窦性心律。药物无效可选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第七十六页,共117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是一类以折返为发生机制的心律失常的总称 根据折返的部位分为4种,其中后二者占90%以上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房内折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