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学案:专题五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Word版含答案.docVIP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学案:专题五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学案:专题五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学案:专题五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学案:专题五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Word版含答案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一、诗人名片 柳宗元 (773~819) ,字子厚,河东解县 (今山西运城西 )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韦应物并称为“韦柳”。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 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被贬期间,得以接触到下层人民,故他的很多 作品都暴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反映了穷苦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 精神。有《河东先生集》 。 二、诗词故事 刘柳之谊 在古代文人中,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友谊格外动人,可谓此生不渝的“死友”。他二人同年中进士,又怀着济世救民的理想一起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一同一贬再贬。流放过程中,二人诗书往来不断,彼此鼓励、安慰。柳临终前写信向刘托孤。刘接信后失声痛哭,“如得 狂病”。他亲自编定了三十卷的《唐故柳州刺史柳君集》 ,亲写序言,以后又将柳之遗孤抚育成人。 三、文题背景 1.广西柳州柳侯祠对联 才与福难兼,贾傅以来,文字潮儋同万里; 地因人始重,河东而外,江山永柳各千秋。 注柳侯:指柳宗元。贾傅:汉初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潮:指韩愈,因其曾被贬潮州刺史。 儋:指苏轼,因被贬琼州别驾,住地海南儋耳。河东:柳宗元祖籍地。永柳:永州、柳州。 2.公元 805 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 )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 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 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 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 年 )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 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 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城上 /高楼 /接/大荒,海天 / 愁思 /正 /茫茫。 △△ 惊风 /乱飐 /芙蓉 / 水,密雨 / 斜侵 /薜荔 /墙。 △ 岭树 /重遮 /千里 / 目,江流 / 曲似 /九回 /肠。 △ 共来 /百越 /文身 / 地,犹自 / 音书 /滞 /一乡。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本诗是以哀景写哀情。尤其是哀苦、忧怀之情,写得凄婉动人。 二、悟读,诗情画境 这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人愁思难解。怎么办呢?“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然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不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愁思和孤独之感犹如满天的乌云一样,遮天盖地而来。如何才能见到阳光,见到挚友,诉衷肠,诉思念?然而“物是人非事事休”,独登高楼,不见人,惟有愁! 三、品读,鉴赏评析 1.请简要概括颔联、尾联的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本诗是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深刻含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这首诗的第二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诗而言,诗思在我为情,在物为境,请从“情”和“境”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文本赏读 1.①颔联写近看盛夏景物,有感于花草被风雨摧残,牵动愁肠。②尾联写感叹音信难通,以 被贬万里荒僻之地而愁怨作结。 2.作者将自己被贬谪的哀情寓于哀景的铺叙之中。“高楼大荒”、“海天茫茫”、“惊风乱 飐”、“

文档评论(0)

157****98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