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3 / NUMPAGES5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西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西汉都城;知道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和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的措施和“文景之治”。
(2)通过阅读《史记》中有关“文景之治”繁荣景象的描写,将设想的当时情景与汉初呈现的残破景象作一番比较。
2.过程与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2)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学习历史的基本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宽刑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认识文帝、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其繁荣局面为西汉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2.难点: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教学方法】
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图片、史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王珪的诗句: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提出问题:楚汉战争的结果怎么样?
过渡:刘邦取得全国政权,建立了汉朝。
自由讨论和回答。
激发兴趣,引起求知的欲望。
探究新知
1.西汉的建立
(1)刘邦建国
请学生阅读教材,概述西汉建立的基本情况。
(2)汉初的社会景象
展示材料和图片,提出问题:西汉刚刚建立时,是一幅什么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材料1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2
(1)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①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
②都城:长安。
③建立者:刘邦,史称汉高祖。
(2)阅读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
①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原因: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学生自由讨论问题。
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2.休养生息政策
汉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假如你是汉高祖,看到这样景象你会怎么做?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解甲归田、劝民还乡、释奴为民和十五税一。
讲述: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学生讨论、归纳。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文景之治
(1)汉文帝、汉景帝休养生息的措施
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他们又采取什么措施发展生产?
展示材料: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我讲故事:
请学生讲述缇萦救父的故事,提出问题:缇萦救父之后,文帝废除哪些刑法?
请学生讲述文帝节俭的事例,提出问题:作为统治者,文帝为什么要勤俭治国?
(2)文景之治
材料1 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货财。
材料2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汉景帝后期出现什么现象呢?
动脑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秦朝的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五十步,南北约五十丈,殿内可纳一万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
材料2 汉文帝非常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他穿的衣服比较粗糙。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经计算要花费大量的钱。他说:“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台呢?”
①秦朝的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何不同?
②你能说出秦亡汉兴的原因吗?
③“以德化民”中的德,是什么意思?对现在的治国有现实意义吗?
分析史料,回答问题。
讲故事,回答问题。
举例子,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经济繁荣,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秦朝的统治者奢侈腐化,汉文帝注意节俭。
②秦对人民实施暴政,而汉朝统治者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③仁德。有现实意义,如:我国现在既依法治国,又以德治国。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分析史料的能力,进一步了解“论从史出”的原则。
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读史明智。
巩固练习
1.“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倒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话描绘的情景发生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4课 西周分封制(1)(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2)(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1)(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文明与甲骨文(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外戚宦官专权的原因(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微课(1)(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微课(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