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目四 有头疽 一、概述1.定义: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疽”是气血为毒邪阻滞而不行的意思。有头疽是中医外科的常见病。2.特点:①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疼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甚至30cm以上。 ②凡皮肤厚韧之处均可发生,一般好发于项后及背部。 ③本病多发于中年老体弱及消渴病人,并容易发生内陷。 3.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痈”,可引起广泛性蜂窝组织炎。 4.中医认识及命名: 《外科正宗》曰:“夫脑疽者,俗称对口是也。所发不同, 其源有二:于湿热交蒸,从外感受者轻;五脏蕴结,从内发外 者重。”由于发病部位不同,名称各异。 ①按部位:生于项部正中称脑疽,又称对口疽、对口疮。生于百会穴名百会疽;生于鬓角名鬓疽;生于额部名额疽;生于耳后高骨处者,左称夭疽、右称锐毒。 上发背——脾肚发 发于背部正中称发背 中发背——对心发 下发背——对脐发 发于背部两侧称搭手—上搭手、中搭手(龙疽)、下搭手。 生于膻中穴处称膻中疽;生于少腹部者称少腹疽; 生于四肢者,名太阴疽、肘疽、腿疽等。 ②按病因:过饮药酒积毒而发名酒毒发;湿痰郁结称痰注发。 ③按形状:莲子发、莲蓬发、蜂窝发等。 二、病因病机 外感-风温、湿热-邪毒凝聚肌表 气血凝滞-发病 伤肝伤脾,气郁化火 内伤 劳损伤肾,水亏火炽 脏腑蕴毒 恣食厚味,湿火内生 内外合毒,凝聚肌表 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发病 素体虚弱者,如年老体弱及消渴病患者-更易发病。 阴虚之体,因水亏火炽,则热毒蕴结更甚。 气血虚弱之体 气虚无力托毒束毒,毒滞难化 血虚无以化脓不能使毒随脓出 疽毒内陷 三、临床表现 凡在皮肤坚韧、肌肉丰厚之处均可发生,以项、背部为多 见。好发于成年人,以中老年居多。 按局部症状分为四候:每候约7天左右。 初期:局部红肿结块,上有粟粒样脓头,作痒作痛。逐渐向周围和深部扩散,肿块增大,疼痛加剧,脓头增多。伴恶寒发热、头痛纳呆等全身症状。此为一候。 溃脓期:创面逐渐腐烂,脓头破溃形成蜂窝状,脓出黄稠,脓头之间皮肤坏死液化,形成较大溃疡,范围大于3~4寸,甚至大逾盈尺。伴高热口渴、便秘溲赤等全身症状。 如脓液畅泄,腐肉脱落,红肿热痛随之减轻,全身症状随之消失。此为二至三候。 收口期:腐肉渐尽,新肉生长,肉色红活,逐渐收口愈合。四候 整个病程约一个月,初期第1周,溃脓期在第2~3周,收口期 在第4周,为顺证的一般发展规律。 内陷变证:多发于脑疽、发背患者,尤以脑疽多见。 如本病过程中兼见神昏谵语、气息急促、恶心呕吐、腰痛、 尿少、尿赤、发斑等严重全身症状,为合并疽毒内陷,是中医外 科险恶症候之一。体虚或消渴病患者容易并发内陷。 一般而言,发于项背部的病情较重,不易透脓,内陷证多 见;发于四肢部的病情较轻,容易透脓,内陷证少见。但病情的 轻重、顺逆、是否内陷,与热毒的轻重、气血的盛衰、患者年龄 的大小等均有密切关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DC明显增高。脓液培养多见金黄色 葡萄球菌生长。消渴病患者血糖水平常较平时明显升高。 四、鉴别诊断 1.发际疮:生于项后发迹部,病小而位浅,范围局限,多小于3cm,或多个簇生在一起,2~3天化脓,溃脓后3~4天即能愈合,无明显全身症状,易脓、易溃、易敛,但容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脂瘤染毒:患处素有结块,与表皮粘连,其中心皮肤常可见粗大黑色毛孔,挤之有粉刺样物溢出,且有臭味。染毒后红肿较限局,范围明显小于有头疽,约10天左右化脓,脓出夹有粉渣样物,愈合较为缓慢,全身症状较轻。 五、治 疗 应明辨虚实,分证论治,谨防疽毒内陷。积极治疗消渴病 等。必要时配合西医西药治疗。 1.内治 ①火毒凝结证 证候:多见于壮年实邪盛者。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疼痛,根脚收束,迅速化脓脱腐,脓出黄稠;伴发热,口渴,尿赤;舌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泻火,和营托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恶寒发热加荆芥、防风。 ②湿热壅滞证 证候:局部症状与火毒凝结证相同;伴全身壮热,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