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怎样描述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取参照物,会根据参照物科学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
3.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4.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运动的相对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展示:如剧烈的足球比赛,优美的冰上芭蕾;火箭拔地而起,瀑布飞流直下;辽阔的草原上万马奔腾,蔚蓝的天空中飞机编队拖着彩色烟雾在做特技飞行;子弹击碎鸡蛋的慢镜头特写,花朵盛开的快镜头播放……画面戛然而止,学生意犹未尽。这时,可声情并茂地诵出如下文字:“星移斗转,沧海桑田,草长莺飞,万马奔腾。公路上车辆如梭,川流不息;长空里机群吼叫,风驰电掣。运动使我们的世界变化多姿。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运动吗?物理学中怎样描述运动?〞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活动1:让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观察以下图:
(1)比照甲、乙两图,判断:哪个小孩运动了,哪个没动?
(2)你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学生容易答复;重点应放在第二个问题上,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要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感悟,体会“比拟〞的方法。
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答复。
教师点明参照物的概念: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物体叫参照物。
活动2: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
教师引导:先选参照物,再作比拟,假设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否那么,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教师提问:除了以上例子外,还有哪些物体是运动的?你是以什么为参照物作出判断的?
学生列举大量生活实例。
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实例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总结得出机械运动的定义: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作机械运动。
探究点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多媒体展示:“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晋朝葛洪《抱朴子》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唐无名氏《浪淘沙》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唐李白《秋浦歌》
活动1:学生齐声朗诵,并对之做出分析和解释。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发现这类佳句与运动的相对性相关,再结合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归纳出“运动的相对性〞的含义。
教师归纳总结:同一物体,相对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结果可以不同,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运动的相对性。
活动2: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将课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或圆珠笔固定在课本上,推动课本沿桌面缓缓移动。请学生思考答复:以课本为参照物,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课桌为参照物,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活动3:请学生举例说明相对运动和静止,并指明参照物。
活动4:介绍“运动的相对性〞在电影特技镜头中的应用:例如要拍摄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情景,一般先拍出孙悟空在布景云朵上表演的镜头,再拍出天空中真实的白云、地面上的山河湖泊,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中叠合,叠合时迅速移动作为背景的白云、山河,由于人们习惯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观众感觉到孙悟空在驾云飞行。为方便说明,教师最好制作一个Flash课件,或制作抽拉式投影片,并按以下顺序演示:(1)作为背景的蓝天、白云、大地不动,使孙悟空运动;(2)孙悟空不动,蓝天、白云、大地的背景运动。学生感觉两次好似都是孙悟空在运动,从而体会到运动的相对性所造成的神奇的视觉效果。
探究点三: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
活动:请学生举例说明所知道的运动。
教师引导:通过天体运动、地质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更多形式的运动。
多媒体展示:
教师总结:运动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机械运动只是其中最简单、最根本的运动。
板书设计
7.1怎样描述运动
1.机械运动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由浅入深,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机械运动,再进一步探讨运动的相对性和多样性,即机械运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相对性→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每一个知识点的展开,大都是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本节课最后我对运动的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经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领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 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3. 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弄清密度概念的由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进而熟悉科学探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