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
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中学语文组 王学春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的杰作。它通过记述 “百年老屋 ”的几经兴衰,
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祖母、母亲、
妻子的深厚感情。在课后有自己这篇课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
一、紧扣教学重点,精心设计导语和结束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一篇叙写亲人琐事、抒发内心悲情而又艺术价值
极高的浓情散文,我是如此设计导语的:人生有三大不幸: “幼年丧亲,中年
丧妻,老年丧子 ”,归有光 8 岁丧母, 15 岁读书, 16 岁祖母去世, 18 岁写作
此文, 23 岁结婚, 29 岁丧妻。 35 岁才中举人,后连续 8 次考进士不第。到
60 岁才中进士,一生郁郁不得志。人生三大不幸他遭遇两大!再加上中道大
家庭颓败、衰落,家人老死不相往来;自己功名未遂 ,辜负了祖母的殷切期望。
接二连三的悲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 在如此痛楚的遭际中,亲情是他的精神支
柱,埋头苦读、振兴归家是他唯一的方向!今天,我们走近归有光,感受《项
脊轩志》中浓浓的亲情和非凡的艺术魅力!在导语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进
入了教学情境。
结束语应该要有总结整节课教学目标和升华主旨的功能,我是如此设计
结束语的:项脊,是人的脊梁骨的最高的部分,脊梁骨在生活中比喻骨气,
志气。作者把书斋取名为 “项脊轩 ”,既有怀远追宗之意。又含有要博取功名,
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顶梁柱的人生理想。
范仲淹岳阳楼 “忧乐 ”明志;归有光项脊轩 “悲喜 ”关情。
归有光是一位情深而真、志远而坚的男子,他怀抱感恩之心,扛起家族
振兴的责任,行走在风雨交加、坎坷崎岖的人生路上,永不言弃。归有光终
成大家,名垂千古 !课后,学生跟我说:老师,您的结束语好感动我啊,对我
来说,有励志作用!
二、落实课前预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认为,没有课前预习,根本无从谈课堂效率,尤其是古诗文的教学!上
该课之前,我布置了如下预习提纲:查找归有光的生平及贡献并写成读书笔
记;分别用轻快的、急速的、悲缓的三种语调朗读课文三遍,看哪种语调吻
合本文的感情基调,然后读出感情来;凭借课文注释与古汉语词典疏通全文,
把不懂的划出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全文的重点句是哪些?哪些句子写得
好?好在哪里?上课前组长检查,科代表监督,我有目的地抽查,督导落实,
效果不错。强调学生把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作为上课听课的重点和难点,个性
化吸取课堂内容,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我一直这么做,效果不错。
三、教师示范朗读。
《项脊轩志》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要求学生反复读,对于课文的理
解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对感情的把握不一定准确,教师
的示范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尽管我能从头到尾流畅地背诵全文,为了读
好,我课前读了二十二遍,直到我自己非常满意为止。在上课时,我的范读
确实感染了学生,对课堂难点的突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积淀显示功力,巧引拓宽视野
在这堂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公开课里, 我 19 次引用经典诗文名句 ,恰到好处地
或点评或概括或点拨。如:学生赏析了文尾 “庭有琵琶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
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我如此点评:树长,人亡!物是,人非!睹物思人,
情何以堪!曾经写过的一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令我
想起苏轼的悼亡诗词《江城子》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
孤坟,无处话凄凉﹍﹍ ”我们不难从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中想象归有光的泪
流满面、情难自已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枇杷树。这亭亭的枇杷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