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教案:《氓》优秀教学设计(一)
一 教学目标 :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重点:
1、 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 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二 教学过程
㈠、导入:(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在水一方》。
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诗经》中的《蒹葭》,
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诗经》中的其他作品。
㈡ 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 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㈢ 引入《氓》
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㈣ 指导诵读
放录音:第一遍,提醒学生注意 字音和节奏(二二节拍)
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并让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 语调,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
㈤ 词汇掌握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于-吁 无-毋 说-脱等等
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词语(至于 以为 泣涕 子 贿 宴)
3.找出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其黄而陨:黄,名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士贰其行:贰,数量词作动词,有二心。
二三其德:二三,数量词作动词,经常改变。
㈥ 小组讨论 理清思路(用两个字概括诗歌大意)
[明确] 恋爱 婚变 决绝(板书)
㈦ 自主 合作 探究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1. 学习“恋爱”部分(一二章)
⑴学生集体朗读此部分后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明确] 相见 定情 送别 约期 (布置作业:将这一部分改写成现代文,加入合理想象)
⑵品味“相约送别”场景中的语言,概括两人性情。
[明确]氓:急噪 任性
姑娘:温柔 体贴 痴情 迁就男子 这也预示两人今后的悲剧婚姻生活。
集体背诵一二章
2. 学习“婚变”部分(三 四五章)
⑴ 请一学生朗读,提问: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⑵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
[明确]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⑶集体朗读这部分。
3. 学习“决绝”部分(六章)
⑴自由朗读,注意感情基调:悔恨但不哀伤。
⑵提问:女主人公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从中反映出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映其清醒 刚烈的性格特征。
4. 从文中可以看出年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教师强调概括人物
性格特点,要从课文出发。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特点:勤劳 温柔 善良 坚强
5. 体朗读课文后,利用课堂剩余时间背诵本诗
6.板书 氓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延伸阅读
高一语文教案:《离骚》优秀教学设计(一)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并朗读和串讲课文;
2.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难点:
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我们刚刚学习了《诗经》三首,从中感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视艺术欣赏(北京师范)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答案.docx VIP
- 南京大学《认识地球》章节测验题目.doc VIP
- (高清版)-B-T 2423.18-2021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pdf VIP
- Unit 1 This is me! Welcome to the unit 教案-牛津译林版(2024)七上.docx VIP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ppt VIP
- 25-羟基维生素D的临床检测.pptx VIP
- 中国精密半导体真空阀门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pptx VIP
- 手术室护理文书书写.pptx VIP
- 治具设计注意事项-.pptx VIP
-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