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VIP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调歌头》教案   教学目的:   1.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分析、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抒情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把握。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背景。   1.每当中秋月圆之时,合家围桌而坐之际,念及异地他乡的亲朋好友,一句绝妙好词定会跃入你的脑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词是何人所作,因何而作,这节课我们将追根求源。   2.放幻灯:苏轼头像   这位“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哪个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大文学家,唐宋八家之一。诗词、散文、书、画皆工,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号称为“三苏”。   3.苏轼与其弟苏辙自幼感情甚笃,皆因反对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新法,先后被贬出京。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兄弟俩已有六年未见了。中秋之夜,苏轼仰望着明月的清辉普照大地,想起自己政治上被压制,抱负不能施展,怀念着远方的兄弟不能团聚,不禁感慨万千,趁着酒酣兴浓,写下了这首富有浪漫色彩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板书:“水调歌头”)   二、正音正字,听课文录音。   1.我们先看一下这首词的生词。(放幻灯)   绮(qi)户婵(chan)娟不胜(sheng)寒宫(que)阙   2.听课文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   三、题解:   1.我们来看注释①有关“水调歌头”的介绍,请同学读一下。   2.师读小记亦即题目:“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解释“达”、“旦”,生译。   这句话有何作用?(联系《梅岭三章》小记的作用。说明作词的由来,表明这是醉后抒怀之作,同时表达对远离他乡的弟弟的思念,概括了全词的内容。)   四、研讨分析词的内容:   师解释:“几时”、“把”(复习“把酒临风”、“把酒话桑麻”之“把”)指名翻译。   这两句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句。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明月几时有”的劈头一问,写出了词人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和迷惑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板书:问月)分明带有几分醉意。紧接着又是一问:   生译“阙”。师解释:“何”。指名翻译。   古代传说神仙世界很美好,对时间的感觉也和人间不同。   齐读前三句,思考这“问月、问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开头三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了问月问年的疑惑,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他为何向往月宫呢?(联系背景材料)写此词时正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冷寞的现象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   师解释:“乘”、“宇”、“胜”。指名翻译。   唐朝李白曾被称为“天上谪仙人”,意思是说他神态飘逸,人品高尚,是天上降谪到人世的神仙。这里词人也以“天上谪仙人”自比。   这句词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一种心情?词人一方面仰慕“琼楼玉宇”,想“乘风归去”(板书“乘风”),幻想忘掉一切;一方面又担心“高处不胜寒”,不能忘情于现实。此句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在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做官与退隐之间选择上的徘徊困惑的情态和矛盾的心理,这“进亦忧,退亦忧”的矛盾该如何解决呢?   师解释:“弄”、“何”。指名翻译。   身在人间,又不像在人间,月下起舞(板书“起舞”)。清影随人的境遇直令词人陶醉,这境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有了这样的人生境界的感受,还有什么进退的矛盾呢?   行文至此,意境一转豁达,情绪一转乐观,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相比之下,作者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生的。   齐读上阕,概括其内容。   上阕写月下饮酒,由消极(板书:“消极”)的遁世转化为积极(板书:“积极”)的入世。下阙由望月到怀人,过片处仍从月亮写起。   解释“低”义。指名读P229注释①内容。   月光在朱阁上转移,形容时光渐渐过去。   “低绮户”月光低低照进雕花的窗户。此处“低”能否改为“照”?(不能。“低”的含义比“照”更丰富,它表达了月已西斜,夜已深这一含义;且下句有“照无眠”,此处换“照”用词又显得重复)这三句只是写月?(还写了“崐人”)如何看出?(“无眠”。)(板书:“无眠”),既写月,也写月下无法入睡的离人(作者)这就自然   延伸阅读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早期殖民掠夺》教案设计   1.了解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的殖民活动、英国的殖民扩展、“三角贸易”以及荷、法、英殖民争霸的基本史实。   2.通过阅读教材,能正确说出“三角贸易”的路线以及“日不落帝国”的形成过程。   3.分析欧洲殖民国家殖民掠夺的影响,正确看待欧洲殖民者的扩

文档评论(0)

ymyr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