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第三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第四节 印象形成
第五节 归因;重点提示:;基础和相关概念
知觉(perception):
按照一定的方式对感觉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形成综合和解释过程。包括:察觉、分辨、识别、确认四个子过程。
认知(cognition):
将知觉到的信息进行组合、形成判断、推理分析的深层加工过程。广义的概念包括感觉、知觉过程。与知觉常有混用现象。;社会认知研究的背景;一、社会认知的定义;二、社会认知的特征;三、社会认知的图式;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第三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一、认知者因素;一、认知者因素;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的“钱币实验”( 1947);;1.光环效应
2.相似假定作用
3.社会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4.积极偏见(宽大效应)
5.隐含人格理论(固有人格理论)
6.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实验者把同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结两组大学生看,但看照片之前有不同的指导语。
告诉第一组大学生.照片上的人是一个恶习难改的罪犯;
告诉第二组大学生.照片上的人是一个著名的学者。
然后主试出示照片.要求每组学生口头描述照片上的肖像。
结果发现,两组大学生对同样的照片作了极为悬殊的描述.
第一组大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隐露凶狠的神色,一副向外翘出的下巴显示了他在于罪恶勾当时“死不回头”的决心,等等。
第二组大学生认为这双“深陷的眼睛”能流露出深邃的思想,而“向外翅出的下巴”显示了他在探求真知的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二、认知对象因素;第四节 印象形成;一、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一、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二)评价的中心性
Osgood, C. E.(1957)发现在对人知觉中,人们一般采用三个维度进行判断:
(1)评价方面:好——坏
(2)力量方面:强——弱
(3)活动方面:积极——消极
其中好坏的作用最重要;;;二、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第五节 归因;一、什么是归因;二、几种归因理论;海德的“行动朴素分析”理论 ;;影响对应推论的两个因素:;(三)凯利(H.H. Kelley )的三度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对他人行为的归因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是观察行为,
其次是判断原因,
第三是排除偶然因素和迫于环境的因素。
一般人们在归因时要沿着三个方面的线索进行思考,然后把原因归结于三个结果:
(1)行为者,
(2)刺激物,
(3)情境。;; ; (四)维纳的归因四因素理论
认为归因除了有内/外维度外,还存在稳定/不稳定维度。;(一) 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基本归因错误:
在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性格因素,而忽视引起行为的外部客观因素。这一归因现象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此时,人们往往忽视某种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而将行为看成是行动者自由选择的结果,是其稳定的人格品质的一种系统反映。
原因:a. 人们认为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b. 在社会情境中,行为者往往比较突出;(二) 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行动者-观察者效应”:这一归因偏差指的是,尽管我们常常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较稳定的人格因素,但我们却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即随情境而变,这在行为本身无所谓好坏优劣时更是如此。
原因: a. 二者的着眼点不同
b. 二者可用的信息不一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5《制作动物分类图册》(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 标准图集-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 无水印.pdf VIP
- JJF(陕) 048-2021 一体化振动变送器校准规范.docx VIP
- 退药申请单.doc VIP
- 2025年中国镁铝尖晶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农牧民培训国家通用语言.pptx
- 2022年度国铁集团质量安全红线检查迎检实施方案(最终版) (2).pdf VIP
-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基础测试题北师大.doc VIP
- (高清版)B/T 42584-2023 信息化项目综合绩效评估规范.pdf VIP
-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5-201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