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四节呼吸的观察与护理;学习目标;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一、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空
气;一、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呼吸中枢;呼吸的反射性调节;呼吸的化学性调节;
1. 正常呼吸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
下呼吸为16~20次/分,
节律规则,呼吸运动均匀无声且不费力。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
;(三) 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二、 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1) 呼吸过速: 指呼吸频率增快,超过24次/min,但仍规则,又称气促。; (2) 呼吸过缓: ???呼吸频率减慢,低于12次/min,但仍规则。
;(1) 深度呼吸:
呼吸的深度增加但有规则。呼吸深大,又称 Kussmaul’s呼吸。;(2)浅快呼吸: 呼吸浅表而不规则,呈叹息样。呼吸时深时浅呈波浪式交替,是呼吸中枢衰竭的表现。
常见病:可见于呼吸
肌麻痹、胸肺有疾患、
休克患者。;
(1) 潮式呼吸: 呼吸由浅慢到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到浅慢,经过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再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呼吸,周而复始像潮水涨退样的呼吸节律。
; (2) 间停呼吸:又称 毕奥(Biot’s)呼吸。 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期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即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注意:产生机制与潮式呼吸一样,但预后更严重,常在呼吸完全停止前发生。
;
(1) 蝉鸣样呼吸:表现为吸气时产生的一种高调似蝉鸣样的音响。是由于声带附近阻塞,空气吸入困难所致。
常见病:多见喉头水肿、异物等患者。
(2) 鼾声呼吸: 由于气管或大支气管内有分泌物积聚,呼吸时发出的一种粗大的鼾声。
常见病:多见于昏迷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1)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加强:当有胸部或肺部疾病时,如有胸膜炎、肺炎、肋骨骨折、肋神经痛等情况时出现。
(2)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如腹膜炎、大量腹水、腹腔内巨大肿瘤等使隔肌的下降运动受限制时出现。; (1)吸气性呼吸困难
特点:吸气显著困难,吸气时间延长,有明显的三凹症(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 现凹陷)。
原因:呼吸道部分阻塞 气流入肺不畅 吸气时呼吸肌收缩 肺内负压极度增高 三凹症
常见病:气管阻塞、气管异物、喉头水肿等。
;(2)呼气性呼吸困难
特点: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
原因:下呼吸道部分梗阻 气流呼出不畅 所致。
常见病:常见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
;(3)混合性呼吸困难
特点:吸气、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加。
原因:广泛性肺部病变 使呼吸面积 换气功能 呼吸困难
常见病:常见于重症肺炎、广泛性肺纤维化、大片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等。
;(二)异常呼吸的护理;
(一)目的
;(二)评估
;(三)计划;(四)实施;2.注意事项
(1)测呼吸前如有运动、情绪激动等,应休息30min后再测
(2)由于呼吸受意识控制,所以,数呼吸应不使患者察觉。呼吸微弱或危重者,可用少许棉花置于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数 1min。
;四、维持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咳嗽:一种防御性呼吸反射,可排出呼吸道内的异物、分泌物,具有清洁、保护和维护呼吸道通畅的作用。
实施要点:
;手法:用手叩打胸背部,借助振动,使分泌物松脱而排出体外。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轻轻叩打。
注意事项:不可在裸露的皮肤、肋骨上下、脊柱、心脏、乳房等
部位扣打。力量适中,
避开拉链、纽扣。
时间:15-20秒/次
鼓励病人咳嗽
;;;;体位:头低足高位
适用于:支气管扩张、
肺脓肿等大量脓痰者。
禁忌:高血压、心力
衰竭、高龄、极度衰弱
等病人。
时间:2-4次/日,
15-30分/次
;监测
病人的反应:如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应停止引流。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并予以记录 ,如引流液大量涌出,应防止窒息。如引流液每日小于30ml,可停止引流。;(四)吸痰法;五、吸氧法; 1.低张性缺氧:由于吸入氧不足、外呼吸障碍或静脉血流入动脉引起的血中氧分压低所致。
适应症:先心、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氧疗效果:氧气吸入的效果最好。
2.血液性缺氧: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或性质的改变,造成血液含氧量减少或血红蛋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