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旋转机械的
故障诊断
本章内容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
滑动轴承故障诊断
转子摩擦故障诊断
浮动环密封故障诊断
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
旋转机械:转子旋转运动的工作机器,包括转子、轴承等部件。
典型旋转机械有离心泵、轴流泵、离心式和轴流式风机、压缩机、汽轮机、涡轮发动机、电动机以及离心机等。
1.1 转子不平衡概念
转子不平衡:设计错误、材料质量、加工、装配以及运行多因素影响,转子质心与旋转中心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心距, 转子工作时周期性受离心力干扰,轴承产生动载荷引起机器振动。
不平衡原因:旋转体质量沿旋转中心线分布不均匀。
转子不平衡产生的离心力
以带薄圆盘的刚性转子为例, 两轴承支承跨度为l, 转子质量为m,质心M距旋转中心O偏心距为e,旋转角速度为。 假定转子系统无阻尼,则转子产生的离心力为:
转子几种不平衡状态
质心
旋转轴线
轴承中心线
1.2 临界转速对不平衡振动的影响
(1)临界转速的动力特性
临界转速现象:不平衡离心力引起共振现象。临界转速时, 转子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做弓状回旋运动(“涡动”或“进动”),转子质心远离轴承中心线,离心力剧增,转子产生更大变形,离心力进一步放大,机器剧烈振动。
临界转速:一阶临界转速ncr1,多阶临界转速ncri (阶数i)
设计要求:工作转速n避开临界转速ncr。
一般规定:工作转速n一阶临界转速ncr1,n 0.75 ncr1
工作转速n一阶临界转速ncr1,1.4ncrin 0.7ncr(i+1)
转子运动力学模型:两端刚性轴承对称支承转子(最简单)。
设圆盘质量为m,刚度系数为k,动挠度为,则转子无阻尼横向振动固有频率为:
=n时,理论 无限大,角速度 即为临界转速。
转子运动的力学模型
(2)阻尼对临界转速下转子振动的影响
阻尼: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它阻碍作用。主要包括介质黏性、轴承油膜黏性、滑动面间摩擦、轴材料内摩擦阻尼 、转子轴承系变形以及能耗结构阻尼等。
线性系统:阻尼力与速度成正比,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转子放大因子 :反映转子共振振幅高低,值与频率比/n和阻尼比有关。
转子的幅频与相频曲线
1.3 转子不平衡振动的故障特征
转子不平衡振动:周期性离心力干扰产生强迫振动,转子旋转一周,离心力经某点产生一次扰动,测点产生一次振动响应。
转子振动频率:f=转速频率=n/60(强迫振动、同步振动),转子角频率= 2f
工频(工作频率):转速频率
不平衡振动故障特征:
① 转子或轴承产生径向振动,频谱图中,转速频率(工频)成分比较突出(峰值频率)。
② 转子单纯不平衡振动,转速频率的高次谐波幅值较低,时域波形为正弦波。
③ 转子轴心轨迹形状为圆或椭圆,同截面垂直两探头信号的相位差为90°。
④ 转子进动方向为同步正进动。
⑤ 普通两端支承转子,轴向振幅不明显。
⑥ 转子振幅对转速变化敏感,转速下降振幅明显下降。
典型的不平衡振动频谱和轴心轨迹
1.4 转子不平衡振动的故障原因和防治措施
(1)固有质量不平衡:转子原始状态存在不平衡,与操作运行无关。
① 原因:
A
C
D
② 解决措施:动平衡技术
标准:ISO 1940《刚性转子平衡精度》
转子平衡精度等级G = 0.16-4000 mm/s
G=(e)/1000
式中:e—转子不平衡度,gmm/kg,—转子旋转角速度
G—转子平衡精度等级,mm/s。
刚性转子平衡:(刚性转子转速低于一阶临界转速)
静平衡:单平面平衡、滚动法、计算平衡质量
动平衡:双面多面平衡、动平衡机
现场平衡:对大型机组,实际安装条件与平衡机条件不同。
影响系数法:试重、测定、作图、解析、再试重、计算、平衡
试重周移法:圆周等分试重
挠性转子平衡:(挠性转子转速超过一阶临界转速)
减小转子振动和挠曲度,一般采用振型平衡法、影响系数法以及多平面多转速平衡。
现场平衡测试装置(动平衡技术)
双面动平衡技术
① 转子弯曲
临时性弯曲:转子受外部影响或外力作用引起,不需动平衡,采用简单措施,如盘车或调整操作方式即可恢复,主要由转子受热不均,转子自重,气流冲击, 温度突变以及负荷变化快等因素引起。
永久性弯曲:转子慢转无法恢复,需要热处理校直或精加工消除。
(2)转子运行中的不平衡
② 转子平衡状态破坏
转子零件碎裂或飞离:阶跃式不平衡,振幅相位突变。
叶轮沉积固体杂质:包括高温粘性催化剂微粒粘结,管道锈蚀以及气源粉尘沉积等,主要引起转子振幅增大,转速成分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