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特殊人群的临床用药;;1、吸收:吸收速率↓,吸收程度↑。(孕激素使胃肠蠕动减弱)
2、分布 :分布容积↑;血浆蛋白结合率↓。
3、生物转化 :肝药酶活性↑,代谢加快。(肝血流量↑,孕激素↑)
4、排泄: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肌酐清除率均增加,药物排泄加快。锂的清除率在妊娠7~8个月时比分娩后高若干倍。 ;;(二)药物经胎盘的转运与代谢; 母体动脉血从子宫螺旋动脉流入绒毛间隙,在此与绒毛内毛细血管的胎儿血进行物质交换后,由子宫静脉回流入母体。胎儿的静脉血经脐动脉及其分支流入绒毛毛细血管,与绒毛间隙内的母体血进行物质交换后,成为动脉血,又经脐静脉回流到胎儿。; ;影响药物转运的因素;(三)胎儿药动学特点 ;代谢 :
胎龄14~25周的胎儿,每克肝组织含有与成人类似含量的细胞色素P450。
代谢能力有限。成分不同。缺乏催化葡萄糖醛酸苷类形成的酶类。氯霉素。;芳香族化合物羟化代谢,形成的环氧化物影响器官发育,与致畸有关。胎龄6~7周,胎儿肝脏就有羟化芳香族化合物的能力。
代谢产物水溶性增高,难以通过胎盘返回母体,在胎儿体内蓄积。地西泮(N-去甲地西泮),反应停。
排泄:肾与胆囊的排泄功能差,排至羊膜腔的药物可再循环。;(四)药物致畸作用
1.用药时期的胎龄与致畸的关系
由于孕期不同阶段的胚胎特点不同,药物致畸作用的影响亦不同。
受精后2周内,孕卵着床前后,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式的。受精后3-8周为高度敏感期。受精后9周-足月,胎儿生长发育已完善,但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牙齿还未完善,仍受到药物影响。
神经组织 15-25天
心脏 20-40天 易受药物影响
肢体 24-46天
; 胎 龄 畸 形
第3周 :心脏异位、独眼、缺肢畸形、并腿畸形
第4周:无脑儿、缺肢畸形
第5周:半脊椎、白内障、腿小、颜面裂、膀胱外翻
第6周:腿小、唇裂、晶体状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异常
第7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腭
裂、小下颌
第8周:先天性心脏病、隐睾症、短指;2.与致畸有关的药物分类;A类:早期应用未见危害。例如孕期一般剂量的多种维生素的应用。
B类:动物生殖试验中未显示危害。多数临床常用药,如青霉素。
C类:动物研究中证明对胎儿有副作用(致畸或使胚胎致死或其他),但缺乏临床研究资料,权衡利弊。
D类:有一定的损害,但无替代药物。权衡利弊。如抗癫痫治疗时用药。
X类:已证实有严重致畸作用。禁用于已妊娠或将妊娠的妇女。 例如当前治疗痤疮药物异维甲酸,孕妇应用后,胎儿可发生多发性畸形。 ;肯定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抗生素类:如四环素类抗生素,能引起乳齿黄染和牙釉质发育不良,先天性白内障、手指或肢体短小或死胎等。长期注射链霉素等氨基甙类抗菌素,可引起婴儿听神经损害。
抗肿瘤药或为免疫功能抑制药:①烷化剂:苯丁酸氮芥、马利兰(白消安),能使胎儿流产率增加,即使胎儿存活,其中异常的胎儿可高达10%左右。可引起腭裂、小眼球、角膜混浊、卵巢形成不全等;②放线菌素:可引起流产或其他胎儿异常;③抗代谢药:6巯基嘌呤、氨甲喋呤可引起流产或导致胎畸形,胎儿脑积水、唇、腭裂。氨甲喋呤可引起胎儿尖头、脑积水,无脑儿、突眼、小颌、腭裂、缺指(趾)等。;(五)孕妇常用药物的选择;链霉素及其他氨基糖甙类:对胎儿听神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以链霉素的危害最大,其顺序为链卡那丁氨卡那庆大。
氯霉素类:本身毒性较大,且因肝脏缺少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解毒功能低下;肾脏排泄功能低下,易积蓄中毒。可发生以呼吸功能不全、紫绀、腹胀为特点的灰婴综合征。故在孕晚期估计将于1~2天周内分娩者不宜应用。
磺胺类药:较易进入胎儿体内,孕早、中期用药对胎儿无毒性反应。孕晚期用药,可使胎儿体内已和蛋白结合的胆红素游离,使血中游离胆红素增高。
;
抗结核药:均有轻度致畸作用。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危险性较大。
抗真菌药:制霉菌素、克霉唑和咪康唑未见对胎儿有明显不良反应。酮康唑对大鼠有致畸作用,故孕妇应避免使用。
抗病毒药:缺乏研究确证,阿昔洛韦对动物无致畸作用。阿糖腺苷、齐多夫定亦可用于治疗全身性疱疹病毒感染及新生儿病毒性脑炎。
抗寄生虫药:氯喹、奎宁均有致畸作用,奎宁可能导致流产。伯氨喹根治间日症应推迟至妊娠之后。甲硝唑有致畸、致癌作用,故在孕早期应避免使用,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时应避免口服用药。;2.心血管系统药物
(1)抗高血压药物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有报道可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阿替洛尔、拉贝洛尔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