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食物中毒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贝类中毒 ⑴中毒原因 贝类摄取有毒藻类后,被毒化所致; 有毒藻类主要为甲藻类,麻痹性毒素主要为石房蛤毒素,为神经型毒素; ⑵中毒症状: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病,唇、舌麻木,肢端麻痹,头晕恶心,胸闷乏力等,最后因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亡; ⑶预防措施 建立疫情报告和定期监测制度; 规定市售贝类中毒素限量; 作好卫生宣传,介绍安全食用贝类的方法;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4、其他有毒动物中毒 有毒蜂蜜中毒; 鱼卵中毒; 鱼肝中毒; 雪卡毒素中毒; 甲状腺中毒; 肾上腺中毒; 二、有毒植物中毒 1、毒蕈中毒 ⑴中毒原因 蕈类通称蘑菇,是大型真菌。我国食蕈300多种,毒蕈约80多种,其中含剧毒能使人致死的有10多种。 因蕈类品种繁多,形态特征复杂以及毒蕈与食用蕈不易区别而误食中毒。 毒蕈中毒多发生于高温多雨的季节。 ⑵毒蕈毒素与中毒症状 毒蕈的有毒成分比较复杂,往往一种毒素含于几种毒蕈中或一种毒蕈又可能含有多种毒素。 几种有毒成分同时存在时,有的互相拮抗,有的互相协同,因而症状较为复杂。一般按临床表现将毒蕈中毒为分四型。 ①肝肾损害型(原浆毒型)主要由三类毒素引起:环肽毒(主要包括两类毒素,即毒肽类和毒伞肽);鳞柄白毒肽类(其结构和毒性与上述的毒肽近似);非环状肽的肝肾毒(丝膜蕈素和马鞍菌素 ) ; ②神经毒型:毒蝇碱、恶唑与异恶唑衍生物、裸盖菇素及脱磷酸裸盖菇素、幻觉原; ③溶血毒型 ; ④胃肠毒型 ; ⑶预防措施 制定食蕈和毒蕈图谱,并广为宣传以提高群众鉴别毒蕈的能力,防止误食中毒。 在采集蘑菇时,应由有经验的人进行指导。 干燥后可以使用的新蕈种,应明确规定其处理方法。 毒蕈的鉴定,除了外型特征外还需显微镜检验才能确定。此外尚有生物鉴定及化学检验的方法。需研究鉴别毒蕈的简单可靠的方法。 2、含氰甙植物中毒 ⑴中毒原因 许多高等植物中含有氰甙,引起食物中毒的往往是杏、桃、李和枇杷等的核仁和木薯。 杏仁中含有苦杏仁甙,木薯和亚麻籽中含有亚麻苦甙。 氰甙被摄入后,经食物本身酶的作用,分解放出氢氰酸,而引起中毒。 ⑵中毒症状 开始时,口中苦涩、流口水、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脉频及四肢软弱无力等症状。 重症着,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意识不清、昏迷、四肢冰冷,最后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 ⑶预防措施 向群众尤其是儿童宣传不要生吃各种核仁(特别是苦杏仁、苦桃仁)。 推广含氰甙低的木薯品种,并改良木薯种植方法,在硝酸态氮较低的土地上种植。 木薯在食用前去皮,水洗木薯肉,可以溶解氰甙除去部分毒素。 禁止生食木薯。不能喝煮木薯的汤,不得空腹吃木薯,一次不宜吃得太多。 可编辑 可编辑 第六章 食物中毒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物中毒的概念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三节 有毒动植物中毒 第四节 真菌毒素中毒 第五节 有毒化学物质食物中毒 第六节 食物中毒发生时的处理及对策 第一节 食物中毒的概念 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各种“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有毒食物系指可食状态的、正常数量的、经口摄入而使健康人发病的食物; 一、食物产生中毒性的原因 ⑴某些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并急剧繁殖,以致食品中存有大量活菌或产生大量毒素。 ⑵有毒化学物质混入食品并达到能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 ⑶食品本身含有有毒成分,而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能将其除去; ⑷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由于贮藏条件不当而产生了有毒物质; ⑸因摄入有毒成分的某些动植物,这些动植物起着毒素的转移与富集作用; ⑹某些外形与食物相似,而实际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被作为事物误食而引起中毒; 食品从生产加工直到销售食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可以使食品具有毒性; 可能使食品产生毒性的有害物质多种多样,食品被污染的途径也异常复杂,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并严加预防! 二、食物中毒的特征 ⑴突然发生,来势急骤,发病曲线呈现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趋势; ⑵潜伏期短而集中,一般在24或48小时以内; ⑶患者在相近的时间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种有毒食物的人群,发病与食物有明显关系,一旦停止食用这种食物,发病立即停止; ⑷发病率高,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一般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 三、食物中毒的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2、有毒动植物中毒; 3、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4、有毒化学物质中毒;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在各种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占的比例较大;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但病死率低; 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夏秋季节发生较多;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品;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往往是由于食品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而引起的 ;或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毒素型、感染型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