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临床应用知要美化PPT课件.ppt

《伤寒论》方临床应用知要美化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仲景方例 麻黄、桂枝这对配伍,仲景主要用于发汗解表,在11首有麻桂相配的方剂中,发汗解表方有7首(麻黄汤、大青龙汤、葛根汤、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与桂二越一汤)。这些方剂中,发汗力较强者,麻黄用量大于桂枝,麻黄汤中为3∶2,大青龙汤中为3∶1。小青龙汤中麻桂用量相等。《金匮要略》治疗溢饮与支饮的有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取其宣肺通阳,利水化饮。桂枝芍药知母汤用于通经络,治痹证。 3.4 麻黄配桂枝 (1)配伍意义 辛温微苦的麻黄与辛甘大寒的石膏相配,一温一寒,药性不同,属于相反相成,也可以说是取长补短。两药相配用于肺有痰热之证。麻黄宣肺之力特强,可以祛散郁于肺内的痰饮。配以辛甘大寒、善清上中焦气分大热的石膏,以监制麻黄之温。因此石膏剂量一定要大,必须大大超过麻黄。这样,对肺有痰热之证的治疗,就优于单纯应用清热药。麻黄配石膏的清热宣散作用,不限于肺,全身各处的水、湿、痰病邪与热邪结合者均可应用这一对药。 3.5 麻黄配石膏 (2)仲景方例 麻黄石膏相配的方剂,在《伤寒论》中有麻杏甘膏汤、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升麻汤。此中最典型的是麻杏甘膏汤清宣肺热,用于太阳病汗下之后,汗出而喘的病证。大青龙汤与桂枝二越婢一汤均以麻桂辛温为主,用较小量的石膏清解里热作为辅佐,其配伍意义与麻杏甘膏汤不同。 3.5 麻黄配石膏 (1)配伍意义 治疗太阳病表实证,功能发汗、发散寒邪的麻黄,与治疗少阴里虚证、功能回阳救逆的附子相配,基本上属于相反相成的性质。太阳与少阴,表与里,虚与实,发汗散邪与回阳救逆都是相对立的;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两者都是温性药物,都治寒证。麻黄与附子配伍,可以治疗既有里阳虚又有外感寒邪或有寒饮水气,可以发散而不致亡阳,温里而仍能透表,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3.6 麻黄配附子 (2)仲景方例 《伤寒论》少阴篇中太少两感证,用麻黄细辛附子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既发太阳之表寒,又温少阴之里阳。两方均用麻黄附子配合。再合细辛则发表之力较强,如合甘草则温阳益气之功较强。 3.6 麻黄配附子 (1)配伍意义 附子辛热,干姜辛温,两者配伍,起协同作用,即干姜能加强附子的温热作用。《本草纲目》引戴原礼,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论。两者不仅药性皆温,而且都善于通经络,散寒邪。不同处在于附子温补肾与命门之火,干姜则温化肺脾之寒饮痰湿,在这方面两者有互补作用。 3.7 附子配干姜 (2)仲景方例 附子干姜配伍的代表方剂为四逆汤,为外感病回阳救逆的主方。由四逆汤加减,仍保留附子、干姜这一药对的方剂有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六方。只用附子、干姜两味药的称干姜附子汤。以上八方回阳救逆的基本作用相同。此外,乌梅丸中也有附子、干姜,但不是方中的主干部分,起辛味安蛔与散寒止痛作用,与四逆汤的方义有别。 3.7 附子配干姜 (1)配伍意义 回阳救逆的附子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是温与补的结合,是阳与气的互相促进,两者之间有协同配合作用。单用附子温阳,虽一时阳回,恐难持久;若单用人参,元气虽能恢复,元阳未振,阴寒难以消散。两者配合才能挽救重危病人垂绝之阳气。附子辛热,人参甘平,两者相配,又有协调平衡之意。 3.8 附子配人参 (2)仲景方例 在《伤寒论》中参附配伍的方剂有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附子汤与乌梅丸。四逆加人参汤与茯苓四逆汤两方是在四逆汤的基础上以生附子急救回阳与人参大补元气合用,是典型的回阳益气方剂,适用于急危重证。附子汤证虽属少阴而病势较缓,气阳两虚,寒湿凝聚,身体疼痛,所以将较大量(二枚)的熟附子与人参配伍。乌梅丸中虽有参附,不占主要地位,温振阳气,有利安蛔治厥。 3.8 附子配人参 (1)配伍意义 芍药微酸微寒,甘草甘平,两药相配有酸甘化阴之功。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化生津液、血液。二是平肝缓急,抑制肝气横逆、阳动太过,可治疗急迫疼痛、肌肉痉挛。即有平肝、柔肝、缓急、止痛的作用。三是和营止汗。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性能内守。恢复营阴的内守功能,可以达到止汗目的。四是柔肝健脾。芍药柔肝,阻止肝气犯脾,甘草能和中健脾,芍药甘草相配是调补脾阴的基本药物。凡此四者,皆可以酸甘化阴概括之。 3.9 芍药配甘草 (2)仲景方例 1)芍药甘草汤只有芍、甘二味,善治小腿肌肉挛急。 2)芍药、甘草与桂枝、甘草相合而成为桂枝汤,以及在桂枝汤基础再加味的方剂。其中,有调和营卫为主的,如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等。有调理气血的,如当归四逆汤等。有调整阴阳的,如小建中汤、桂枝加附子汤等。其中特别加重芍药的方剂如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等,其目的在于缓急止痛。除此之外,多随其加味不同,功效各有差别。 3.9 芍药配甘草 (2)仲景方例 3) 黄芩汤中芍药、甘草再加黄芩及大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