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让学生感受到师爱 ●例如:有关部门对五所学校的120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道题:“你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调查对象回答“是”。 ●然后又对这12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问卷:“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者仅占10%。90%与10%,反差如此之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呢? (一)老师要学会爱的艺术 1.爱:情感+行为+艺术。 2.了解孩子:成为学生心灵不设防的朋友。 3.师德: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4.理解孩子: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交流。 (二)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爱? 1.目光接触: 2.语言接触 3.利用家长来访 4.背后表扬 5.尊重学生 6.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三)教会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八、生物钟调节方法 ◆有时体力没病,却感浑身无力; ◆思维有时敏捷,有时迟钝; ◆有时情绪正常,心情却莫名地烦躁。 ◆人体三节律在变化——体力、情绪、智力。 1、生物钟的计算方法: ①先算生日和计算日期的总天数。有闰年时要加上闰年数。(如08年闰年) ②将总天数分别除三节律的周期数,体力23、情绪28、智力33。 ③用得到的余数,查余数表,可知生理节律。 节律 周期 高潮期 (□) 临界期 (○) 低潮期 (△) 体力 23 3—10 11—13. . 14—21 情绪 28 3—12 13—16. 26—28.1.2. 17—25 智力 33 4—14 15—19. 31—33.1—3. 20—30 2、余数表 高 潮 临 23 28 33 界 低 潮 12 34 56 78 90 12 34 56 78 90 12 34 56 78 90 12 3 体力、情绪、智力节律曲线图 节律 周期 高潮期(□) 临界期(○) 低潮期(△) 体力 23 体力充沛、 精力旺盛、 事半功倍、 体力衰退、 抵抗力弱、 容易得病 体力不济、 容易疲劳、 事倍功半、 情绪 28 情绪高昂、 心情愉快、 谈笑风生、 情绪不稳、 喜怒无常、 失魂落魄 情绪低沉、 心情烦躁、 沉默寡言、 智力 33 记忆力好、 思维敏捷、 分析力强、 心不在焉、 丢三落四, 极易出错、 记忆力差、 反应迟钝、 分析力弱、 3、各节律的周期表现: 结束语:常用反思的眼光 ●去过医院:才知道人间的痛苦,要珍惜自己; ●去过书店:才知道落后了多少,要不断进取; ●去过商场:才知道自己有多穷,要奋斗拼搏; ●去过工地:才知道农民工艰辛,要珍惜工作; ●参加婚礼:才知道生活的快乐,要珍惜幸福; ●参加葬礼:才知道生命的短暂,要珍惜感恩。 祝老师身心健康! 谢 谢! 联系电话手) 邮箱:zhgw0311@163.com 提升学生能力有效策略 ——教师良好心态调整 主讲人:张桂薇 联系电话手) 电子邮箱:zhgw0311@163.com 2011年6月16日 主要内容 一、了解人的心理现象 二、学会分析气质类型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五、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六、教师心态调整方法 七、让学生感受到师爱 八、生物钟调节的方法 分析: ●奖励与惩罚:用肯定与否定的评价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优良行为,克服和改正不良行为。 奖励:正强化。如赞许、表扬、嘉奖等; 惩罚:负强化。如批评、劝告、指责、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等。 ●体罚是无能表现:三种情况出现体罚: ①说而不服,教育方法“失灵”; ②情绪不好的冲动行为; ③坚信体罚能解决问题。 ●体罚后果: ①不能感化心灵。 ②滋长仇恨心理。 ③学生模仿暴力。 教师职业理念: ●职业:生命感动生命,心灵碰撞心灵。 ●师爱:了解关心学生、信任尊重学生; ●尊重:倾听、凝视、赞赏、微笑; ●微笑: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情感; ●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领袖。 人 的 心 理 现 象 心 理 过 程 认识过程 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 情感过程 喜悦、悲哀、恐惧、愤怒 意志过程 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个 性 心 理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信念、理想、 世界观、人生观 个性心理 特征 兴趣、性格、气质、能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