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低 高 度 道 路 照 明 质 量 综 合评 价 体 系
初醒悟
摘要: 目前,低高度道路照明的质量,缺少明确的、行之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道路照明质量; LED侧壁灯;阈值增量;等效光幕亮度;眩光主观评价
值
An Overall Evaluation System for Road Lighting Quality
Using Fixed Low Mounting Height Luminaires
Chu Xingwu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have no definite and effective overall evaluation
system for road lighting quality using fixed low mounting height
luminaires. The paper has done a lot of attempts to solve this problem. Keywords: road lighting quality; LED recessed luminaires; threshold
increament; equivalent veiling luminance; glare subjective evaluation value
引言
以往,在某些大型立交桥的匝道照明和城市景观桥梁照明工程中,人们曾
尝试以侧壁灯代替传统的立杆式道路照明的路灯。 如上海浦东机场立交匝道 (高压钠灯)、苏州官渎里立交桥(高压钠灯) 、无锡蓉湖大桥(金卤灯) 、昆山玉峰大桥(荧光灯)等。这种照明方式,在降低安装及维护成本、提升视觉感受等方面,收到了很好的预期效果。
但是,这种照明方式也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是眩光的
控制,特别是以高压钠灯和金卤灯作为光源的侧壁灯。 还有就是这种照明方式很
难满足总体均匀度、纵向均匀度等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近年,LED作为高效、低耗的新兴光源发展十分迅猛。 诸多路灯厂家纷纷进
LED取代高压钠灯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而 LED也可以作为侧壁灯的光源用于道路照明,并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
1
。
本文的目的是探求一种适合于低高度道路照明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
道路照明的目的
驾驶员的行车行为是一个复杂的人——机交互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驾驶员必
须连续地采集大量信息:方位、线型、路况、周围车辆、环境和行人等,并且需
要对这些庞大的信息进行快速处理, 及时做出正确判断和采取措施。 为了对行车
时信息作出快速筛选、 判断和操作,应提高道路照明质量, 尤其是减少光幕亮度,
[4]
即减小失能眩光对道路照明安全的影响程度,保证交通安全。
道路照明的目的,主要是夜间为机动车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视觉条件。包括
及时察觉路面障碍物的存在, 了解障碍物的形体轮廓极其移动情况或趋势, 随时
[1]
掌握道路极其设施的情况,以及在驾驶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舒适感。
驾驶员辨别路面的物体(或障碍)是靠物体与路面亮度的差异来完成的。
当物体亮度高于路面亮度时是正对比; 当物体亮度低于路面亮度时是负对比。 在
[1]
道路照明中主要使用的是负对比。
低高度道路照明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的标准》 对道路照明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 视功能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路面平均亮度 Lav(或路面平均照度 Eav)、路面亮度总均匀度U0(或路面照度总均匀度 E0)、阈值增量 TI 等。视舒适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路
面亮度纵向均匀度 UL、眩光值等。其他指标还包括像环境比 SR、视觉诱导性、
照明功率密度等。
3.1 路面平均亮度的测量及计算公式
测量方式:观测点位于距离右侧路缘石边缘 1/4 路宽处,纵向位置距测量区
域边界 60 米,观测点高度 1.5 米。以静态路面亮度近似地代替动态路面亮度。
W
亮度计位置
4
/
W
60m 测量区域( 100m)
图 1 路面平均亮度测量平面图
注意:因为透视面积相等的测点布置,在实际的路面上距离并不相等。近处
。
2
。
的测点多,远处的测点少,如图所示。应先行根据亮度计里的测量区域梯形视场,
用目标小、深色不反光,但可容易在亮度计镜头中发现的材料,做好测点标记。
亮度计位置 W
4
60m
100m
/
W
道路平面
测点
测量区域
道路透视
2 路面平均亮度测点布置示意图路面平均亮度按下式计算:
Lav=1/n ∑Li
式中, Lav— 路面平均亮度( cd/m2);
n—测量点数;
L i — 在第 i 个测点上测得的亮度值。
路面平均亮度 Lav 也可用专用的成像亮度计直接测得。
3.2 路面亮度纵向均匀度的测量及计算公式
测量方式:观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