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意义.docVIP

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意义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意义 1 1 资料和方法 2 2 结果 3 文2: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5 1 基本原理 6 2 基本技术方法 6 3 扩增片断的检测 7 4 质量控制 9 5 端粒酶活性的半定量检测 10 5 小结 10 参考文摘引言: 11 原创性声明(模板) 12 文章致谢(模板) 12 正文 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意义 文1: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意义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AML)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AML patients ( n =74), benign hematologic patients, and non-hematologic patients with normal bone marrow as control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Modified TRAP-silver staining and Yalien analyzing softwar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sponding data. Results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of the controls was negative or low. For the AML pa-tients, the telomerase activ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initial stage ( F=,q=,P ), then decreased after com-plete remission ( q=, P ) and increased again at relapse ( q=,P ). High level of telomerase activity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ConclusionActivation of telomerase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which could be used as a molecular marker for evaluation of malignant clonal proliferation. [KEY WORDS]telomerase; leukemi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为了解端粒酶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本文采用改良TRAP-银染法检测了74例AML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同时对部分病例进行了动态观察,探讨端粒酶活性与AML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AML病人74例,分为初诊组(37例,其中M1 亚型5例,M2 亚型10例,M3 亚型9例,M4 亚型6例,M5 亚型7例)、治疗组(15例)、完全缓解组(14例)和复发组(8例)。将未经过任何处理的初诊病人列为初诊组,将已行化疗但尚未达到完全缓解的病人列为治疗组,将化疗后处于完全缓解持续期的病人列为完全缓解组,将复发病人列为复发组。另取20例良性血液病及16例非血液病病人作为对 照,其中缺铁性贫血(IDA)10例,巨幼细胞贫血(MA)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所有病人诊断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非血液病病人均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排除血液病。 方法 端粒酶提取 参考文献[2]方法,常规提取端粒酶,置-20 ℃保存。 反应 参考文献[2]的方法并略加改进,50 μL反应体系含:20 mmol/L tris-HCl, mmol/L MgCl 2 ,63 mmol/L KCl, g/L Tween 20,1 mmol/L EGTA,50 μmol/L dNTPs, μg的TS引物,体积分数牛血清清蛋白, 2 μL 端粒酶提取液, μg的CX引物,2 U的Taq DNA聚合酶。30 ℃孵育30 min后,94 ℃变性 30 s, 55 ℃退火 30 s ,72 ℃延伸30 s,3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