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病原菌16SrRNA微型寡核苷酸芯片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docVIP

脑脊液病原菌16SrRNA微型寡核苷酸芯片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脊液病原菌16SrRNA微型寡核苷酸芯片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脑脊液病原菌16SrRNA微型寡核苷酸芯片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1 1 材料与方法 3 2 结果 4 3 讨论 5 文2:集成电路检测方法的 7 1集成电路的特点及分类 7 2集成电路的检测 8 (1)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找出集成电路各引脚对地电阻值。 9 30340;测量方法。 10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2 正文 脑脊液病原菌16SrRNA微型寡核苷酸芯片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文1:脑脊液病原菌16SrRNA微型寡核苷酸芯片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ABSTRACT]ObjectiveTo develop a rapid detection method for common pathoge in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Me- thodsAccording to the coervative and variable regio in bacterial 16S rRNA genes, a pair of univeal prime that can amplify rDNA of all bacteria were designed. Ten kinds of specific probes were designed by Premier software. Probes for identification were tailed and then spotted onto a nylon membrane. DNA were isolated from each pathogen, and subjected to UP- PCR to amplify tar-get fragments, which were labeled with bio-16-dUTP at the same time. All these fragments were denatured, and then hybridized to all probes on nylon membrane and visualized by AKP labeled avidin. ResultsThe pathoge reacted only to their corresponding probe fixed on nylon membrane with high specificity. ConclusionThe newly established 16S rRNA oligo-chip can specifically screen out the pathoge in CSF. [KEY WORDS]cerebrospinal fluid; bacteria; macroarraying; oligonucleotide array sequence analysis 细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发病急、病死率高的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其有效治疗主要取决于对脑脊液中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检测和鉴定。目前临床实验室采用的传统细菌培养鉴定方法敏感性低,检测周期长,且受抗生素应用、病原菌自身生理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不能满足临床快速诊断的要求[1]。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因芯片技术以其高通量、快速等优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2,3];但该技术成本高,需要点样仪和扫描仪等特殊仪器设备,因而在临床实验室的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还比较局限。而以硝酸纤维膜和尼龙膜等不同载体和地高辛、胶体金 显色等简便检测手段则方便了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4]。本研究根据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临床实验室的具体要求,探讨建立一种简易的检测脑脊液标本感染病原菌的寡核苷酸芯片(又称宏观矩阵)。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细菌菌株 根据脑脊液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初步选取以下7种常见的病原菌进行研究。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脑膜炎奈瑟菌(ATCC 13077)、表皮葡萄球菌(ATCC 12228)、绿脓假单胞菌(ATCC 25668),以及对照菌白色念珠菌(ATCC 14053)标准菌株均由中国药品与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肺炎链球菌、产单 核李斯特菌等标准菌株或临床分离菌株为本室保存。 脑脊液模拟感染标本的制作 将上述细菌接种至响应液体培养基中,37 ℃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取一定量菌液与经验证无菌的脑脊液混均后作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