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肘后备急方中医学之最及其意义临床医学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肘后备急方中医学之最及其意义临床医学 1
1 疾病之最 2
2 技术之最 4
3 针灸推拿 5
4 其他方面 6
文2:浅析中医学医学模式及其意义 8
1中医学医学模式 8
2中医学医学模式的意义 10
参考文摘引言: 12
原创性声明(模板) 13
文章致谢(模板) 14
正文
肘后备急方中医学之最及其意义临床医学
文1:肘后备急方中医学之最及其意义临床医学
《肘后备急方》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医书,原名《肘后救卒方》,系东晋前期伟大的医药学家、炼丹术家、道家葛洪(约公元283~343年)选取《玉函方》中简易有效的药方编撰组成。《肘后备急方》是一部集大成的急救医方书,内容包括内科杂症、外科急症、传染性热病、寄生虫病、五官、妇、儿等。据原著者称,该书收集了张仲景、华佗等前代名医的医方和周、甘、唐、阮诸家备急。改编者陶弘景又增加了大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内容。从今本《肘后备急方》来看,也确实保存有如扁鹊法、长桑君方、仲景方、华佗法、范汪方、小品之删繁方、支大医方、刘涓子鬼遗方、席辨方等我国早期医学典籍的内容。据 现代 研究,书中部分疾病、医方、医技的记载,都是我国乃至世界医学最早的。现将其一一列举,以期能使我们对这一时期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医药状况有一初步认识,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
1 疾病之最
天花病[2]葛洪在《肘后备急方#12539;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有如下描述:“此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
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差后,疮瘢紫黯,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也。世人云,元徽四年,此疮从西东流,遍于海中……以建武(公元25~55年)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呼为‘虏疮’。”其义是说该年有一种流行病,发病时,不多久从头到脚,全身长出一个个像火疮那样的大疮,疮里满是白色的脓浆,这些疮,此起彼落,旧的溃破,又长出新的, 治疗 如不及时,严重者会死亡,治好的则会留下紫黑的疮疤。这种病于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5年)在南阳的战争中,从俘虏中传染得来,固命名叫“虏疮”。据考证[1]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花病”记录,且是对天花发疹的顺序、形态、预后及诊后表现都有描述的记载。
脚气病葛洪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脚气病[2],在《肘后备急方#12539;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方第二十一》中有:“脚气病之,先起岭南,稍来江东,得之无渐,或微觉疼痹或两胫小满,或行起忽屈弱,或少腹不仁,或时冷时热,皆其候也。不即治,转上入腹,便发气上,则杀人。”文中所述“脚气病”即现代医学中的维生素B1缺乏症。现代医学将脚气病分为3种类型:一种是湿性渗出型脚气,症状是两腿浮肿、浮水;第二种是干性脚气病(神经型),症状是患者皮肤有麻痒的感觉,甚则“脚溺”不能行走,就是葛洪说的“行起忽弱,微觉痛痹”;第三种是心脏病型脚气病,这类患者常出现水肿,不及时治疗,病邪则上攻而影响心脏危及生命。上文“不即治,转上入腹,便发气,则杀人”,与现代医学脚气病症状和危害性描述相符。
恙虫病葛洪在《肘后备急方#12539;治卒中沙虱毒方第六十六》中有:“山水间多有沙虱,其虫甚细不可见。人入水浴及汲水澡浴,此虫在水中著人。及阴雨日行草中,即著人,便钻入皮里。”其诊法“初得之,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米粟粒,以手摩赤上,痛如刺,过三日之后,令人百节强,疼痛寒热,赤上发疮,此虫渐入至骨,则杀人”。现代研究: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了一种叫做“东方立克次氏体”的病原体引起的。而研究发现东方立克次氏体是无法侵袭人体的。它需要一种媒介的帮助,就是恙虫。恙虫的幼虫叫恙螨,恙螨有好几百种,其中只有颜色发红的红恙螨和地里恙螨传播恙虫病。这种恙螨,葛洪在当时就发现了,称之沙虱。葛洪在他的另一部著作《朴子#12539;内篇#12539;登涉》中描述沙虱说:“其大如毛发之端,初著人便入其皮里……可以针挑取之,正赤如丹。”据考证[2],这是世界上对恙虫病最早的认识和记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葛洪在《肘后备急方#12539;治卒患腰胁痛诸方第三十二》中有:“治肾气虚衰,腰脊疼痛,或当风卧湿,为冷所中,不速治,流入腿膝,为偏枯冷痹,缓弱,宜速治之方。”此文中葛洪明确指出该病为本虚标实证,以肾气虚在先为本,风寒湿邪后入侵为标。症见初为腰部疼痛,然后转移至臀和下肢,致下肢发生疼痛,最后 发展 到肌肉萎缩行动不便。这些描述与后世对腰突主要病因的论述相吻合:积累劳损致肝肾不足,或伴风寒湿邪侵袭(受凉)致病。据考证[3]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记载。葛洪对上述四种疾病的记载,反映了当时医疗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