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人饮食习惯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纵向研究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老年人饮食习惯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纵向研究 1
1 对象与方法 2
2 结 果 2
3 讨 论 3
文2:血管新生与心脑血管疾病 4
1 血管新生与动脉粥样硬化 6
2 血管新生与冠心病 7
3 血管新生与脑缺血 7
参考文摘引言: 8
原创性声明(模板) 9
文章致谢(模板) 9
正文
老年人饮食习惯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纵向研究
文1:老年人饮食习惯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纵向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日益突出,并成为致残致死的首位原因〔1〕,因此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国外学者的纵向研究结果表明,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可能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3〕。国内尚无此方面的报道,大多为横断面的营养调查。本研究对北京社区老年人群跟踪随访7年,比较不同饮食习惯的老年人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发病情况。对于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是较好的补充。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本研究为“北京市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课题的调查内容之一,研究对象采用按类分层、分段、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于1997年抽样调查了北京市城区(宣武)、郊区(大兴)、山区(怀柔)≥60岁老年人2 788人,排除已患有心肌梗死、脑卒中患者325例,其余2 463人进行随访研究,其间因死亡、搬迁等原因,到2004年共随访到1 339人。本纵向研究以这1 339名老年人为研究分析对象,年龄60~96(平均)岁,其中男性678人(%),女性661人(%),城区533(%),农村806(
方法 ①基线调查: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亲自到每位被访老人家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家庭状况、职业、慢性病史及 治疗 情况和饮食习惯。其中饮食习惯包括是否吃早餐、主食、食盐、烹调油、肉类、鸡蛋、牛奶、豆制品、鱼虾、蔬菜、水果摄入情况。②随访调查:分别于2000年及2004年对同一人群进行现场调查,方法与基线调查相同。③病例筛选标准:心肌梗死和脑卒中诊断均依据区县以上卫生机构诊断。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
2 结 果
单因素分析心脑血管发病率与饮食习惯的关系 结果见表1。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饮食习惯的关系,结果表明老年人吃早餐、常吃肉类(包括猪牛羊鸡鸭肉)、常吃鱼虾,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每天喝牛奶、吃水果,常吃鱼虾、豆制品,脑卒中的发病率较低(P值分别为、、、)。表1 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病率与饮食习惯的关系
多因素分析 将各种饮食因素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心肌梗死或脑卒中与否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不吃早餐(OR:)、不常吃鱼虾类食物(OR:)、不常吃肉类(OR:)、年龄≥75(OR:)、糖尿病史(OR:)是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75(OR:)、男性(OR:)、居住在农村(OR:)、高血压病史(OR:)是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饮食习惯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仅在其他因素作用下起作用。表2 心肌梗死、脑卒中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每天不吃早餐的老年人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是吃早餐的老年人的倍(P值为)。一项前瞻性研究指出每天吃早餐的中老年人体重的增长较不吃早餐的中老年人缓慢〔4〕。Pulow等人研究发现中老年人适当增加早餐的摄入,减少其他餐次的摄入量,可减慢体重的增长〔5〕。而超重甚至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经常食用鱼虾类食物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可从%降低到%(P值为),脑卒中的发病率从降低到(P值为)。多因素回归分析也显示不常吃鱼虾的人群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是常吃鱼虾的人群的倍(P值为)。鱼类食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血脂〔6〕、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7〕、防止动脉硬化〔8〕、抗心律失常〔9〕,因而可降低了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
Shimazu等研究不同饮食模式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10〕,指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模式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性。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每周进食肉类食物少于3次,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从%上升到%(P值为)。故确切的肉类食物的食用量与心肌梗死发生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有 文献 报道豆制品由于其可降血脂、降血压、增强血管活性、抑制血栓的形成、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摄入豆制品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益肾通络方对自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临床医学.doc
- 血管生成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oc
-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及真核细胞启动因子4E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临床医学.doc
- 头颅局部亚低温佐治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doc
- 抑郁症模型大鼠睾酮水平的研究.doc
-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核素心肌显像与血清学指标研究临床医学.doc
- 奥美沙坦通过延髓腹外侧区AT1受体减弱自发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引发的中枢性升压反应临床医学.doc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doc
- 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doc
- 老年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基础胰岛素的选择及安全性比较.doc
- 膝关节腔臭氧灌注治疗54例观察.doc
- 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 58例眼球穿通伤治疗临床分析.doc
- 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护理进展.doc
- 抵抗素基因转染诱导肝性胰岛素抵抗细胞的鉴定.doc
-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红霉素抗炎机制中的作用临床医学.doc
-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临床医学.doc
- 重组人神经肽Y受体Y1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临床医学.doc
- 重组腺病毒对HelaMCF7的转染效率及其介导的hTRAIL基因体外抑瘤作用临床医学.doc
- 甲状腺自身抗体对常见甲状腺疾病诊治及预后估计的临床价值.doc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人教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一种去除皮革醛类VOCs的方法.pdf VIP
- 党员发展对象思想汇报.doc VIP
- 07 文言文四类实词积累方法(文言文阅读)-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专题课件(全国通用).pptx
- 网御网络审计系统V3.0用户使用手册.doc.pdf VIP
- 泥水工劳务承包合同(2024版).docx VIP
- 初三英语完形填空十篇(含答案).docx VIP
- 球磨机设计完整版.doc VIP
- 2024年《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学习解读课件.pptx VIP
- DB44_T 2693-2025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控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