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1
基础护理学(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内三科:张阳
目录: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生命体征 (vital signs)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和护理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三、体温的测量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和护理
体温
又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特点:稳定;较皮肤温度高
皮肤温度
又称体表温度
特点:稳定性差;低于体核温度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体温的形成
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而产生
产热与散热
体温的调节
体温的生理变化
产热与散热
产热过程
化学方式产热
(1)成年人以战栗产热为主
(2)非战栗产热对新生儿尤为重要
产热部位:肝脏、骨骼肌
体液因素和神经因素参与产热调节
产热与散热
散热过程
物理方式散热
散热器官:
(1)皮肤:主要散热器官,总散热量70%
(2)呼吸: 29%
(3)排泄(尿、粪):1%
产热与散热
散热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部分热量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
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
行为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
温度感受器
外周温度感受器
(1)热感受器
(2)冷感受器
中枢温度感受器
(1)热敏神经元
(2)冷敏神经元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是体温调节中枢整合的关键部位
行为调节
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活动
通过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姿势和行为改变而达到目的
以自主性体温调节为基础,是对自主性体温调节的补充
体温的生理变化
成人正常体温
部位
平均温度
正常范围
口温
37.0℃
36.3~37.2℃
97.3~99.0℉
肛温
37.5℃
36.5~37.7℃
97.7~99.0℉
腋温
36.5℃
36.0~37.0℃
96.8~98.6℉
换算公式:
℉=℃×9/5+32
℃=(℉-32)×5/9
体温的生理变化
昼夜
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
年龄
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
老年人的体温低于青、壮年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 ,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
体温的生理变化
性别
女性稍高于男性
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动,即排卵后体温升高
肌肉活动
剧烈活动可增加产热
药物
其它
二、体温评估-1
体温过高(发热)
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体温过高
原因
(1)感染性
(2)非感染性
二、体温评估-1
发热的判断(口腔温度)
低热
37.3~38.0℃
(99.1~100.4℉)
中等热
38.1~39.0℃
(100.6~102.2℉)
高热
39.1~41.0℃
(102.4~105.8℉)
超高热
41.0℃以上
(105.8℉以上)
二、体温评估-1
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退热期
常见热型:
体温上升期
特点:产热 散热
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寒战
方式
骤升:数小时内升至高峰
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等
渐升:逐渐上升,在数天内升至高峰
见于伤寒等
高热持续期
特点:
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
表现: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退热期
特点:散热 产热
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方式
骤退:数小时内降至正常
体温骤退者应防止虚脱或休克
渐退:数天内降至正常
常见热型
稽留热
定义: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
常见热型
弛张热
定义: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
常见热型
间歇热
定义: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
常见热型
不规则热
定义:发热无一定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
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
二、体温评估-1
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降温方法:物理降温,包括局部全身和药物降温。降温后30分钟测体温
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原因及诱因;治疗效果;出入量、体重
补充营养和水份:流质或半流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多饮水,每日3000 ml
二、体温评估-1
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促进患者舒适休息
(1)高热者绝对卧床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