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预习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寡人之于国也》预习案 一、 【知识目标】 1、识记孟子的生平和思想,了解《孟子》一书。 2、 熟读课文。 3、 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 二、 【知识链接】 孟子(约前372 —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 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又一代表人物, 元文宗封为“亚圣” 后世并称“孔孟”。孟子曾把孔子重道德修养的 “仁”发展成他的政治理论 “仁政”主张施“王 道”,行“王道”,即“省刑罚,薄税敛”,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仁政”的政治理论是“ 民本 论”哲学理论是“性善论”。曾游说各国, 讲“唐、虞、三代之德”,但“天下方务于合从连 横,以攻伐为贤”,因此他被诸侯认为是脱离实际, 加之孟子自己的知识分子的傲骨,不肯趋炎 附势,故他的主张不曾被诸侯采纳。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著书立说,有 《孟子》七章 传世。 2、 了解作品: 《孟子》现存七章,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汉代赵歧注释《孟子》,把每篇都分为上下两部分。朱熹将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 称 四书”。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 语录体散文,但《孟子》以 雄辩著称, 文势磅礴,感情激越。 3、 写作背景 战国中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都在讲究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对外 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离娄上》);对内残酷 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社会兵员缺乏,劳力不足。各诸侯国也就处心积虑的争夺 人力。梁惠王也不例外,他采取了一些体恤百姓的措施,以求吸取人力资源,但收效甚微,故 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却“民不加多” 的疑问。孟子借梁惠王的疑问,或说是心理 需求,宣传自己“施仁政” “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4、 知识拓展: 1、 诸子散文:所谓“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春秋战国时主要学 派有十大家一一儒家,代表人物是孔丘、孟轲、荀卿;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 法家,代表人 物是商鞅、韩非;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周; 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 名家,代表人物是 公孙龙;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 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此外,还有 阴阳家、小 说家。诸子的代表作品有《论语》 《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 2、 《孟子》中大部分篇目没有题目,后人取第一句中的某些词句作为文章的题目。 三、 【自主学习】 1、 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 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本文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知识归类(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实虚词) ,在书上标明。 第一课时(课堂案) 一、【自主检测】 1、读正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好( )战 弃甲曳()兵而走 数( )罟( )不入洿 ()池 是使民养生丧() 死无憾也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 之畜()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然而不王()者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解释重点字词 河( )内凶( ) 邻国之民不加( )少 兵刃既( )接 弃甲曳兵而走( ) 或( )百步而后止 直( )不百步耳 是( )亦走也 3、翻译重点句子 (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2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3)不可,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4)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二、【合作探究】: 1、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或: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 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2、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三、【能力提升】: 1、文言实词“直”字意义。 2、小组合作,迅速完成第 1 — 4段的背诵。 四、【课外拓展】:将下列孟子名句补充完整。 富贵不能淫, , 。《孟子•滕文公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孟子•梁惠土上》 爱人者,人恒爱之; , 。”《孟子•离娄下》 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5 5 5 5 , 。” 《孟子•告子下》 【课后作业】:1、默写第 1-4段 2 、自主学习5、6、7自然段。 第二课时(课堂案) 【自主检测】 1•解释重点字词。 不违( )农时 斧斤以( )时入山林 谨( )庠序( )之教 申( )之以孝悌之义( ) 然而不王( )者 王无罪( )岁 狗彘食( )人食( )而不知检( ) 涂( )有饿殍而不知发( ) 2、翻译重点句子。 (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合作探究】: 1、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2、说说本文辩论艺术的高超之处。 三、【

文档评论(0)

wangcunhu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