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旋喷桩施工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武汉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XX标段土建工程 XX站旋喷桩施工方案 中国铁建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XX公司 武汉轨道交通XX项目经理部 XX年01月06日 目 录 TOC \o 1-3 \h \z \u 一、工程概况 1 二、工程地质情况 1 1、场地环境概况 1 2、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1 三、工程范围及工程量 3 四、旋喷主要施工技术参数 3 五、材料、机具和人力计划 4 1、施工设施准备和机械设备 4 2、人力资源计划 5 六、施工工艺 6 1、工艺流程 6 2、施工步骤 6 七、施工质量控制 8 八、施工注意事项 8 九、原始记录及提交成果 9 十、安全、环境、质量及监控措施 9 1、保证工序安全措施 9 2、环境保证措施 9 3、保证工序质量措施 10 PAGE 3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武汉市江岸区,XX与香港路交汇处北侧,车站南北向设置于香港路下方。车站为地下二层12m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总长293m,标准段宽21.3m,明挖法施工,车站底板埋深16.99m左右,顶板以上覆土约3.0~3.5m,站内小里程端设有一单渡线,车站两端均为盾构区间,本站小里程端为盾构接收,大里程端为盾构始发。 XX站共设四个出入口,其中I号出入口为远期预留,近期三个出入口均平行于香港路设置并满足各个方向的客流和人行过街的需要。车站两端分别设置一组风亭,即1、2号风亭,均为高风亭,并在1号风亭附近布置冷却塔。附属结构均为单层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支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结构体系。 本工程旋喷桩主要是地下连续墙阴阳角处土体加固,对地下连续墙转角起止水帷幕的作用,保证基坑安全。 二、工程地质情况 1、场地环境概况 拟建工程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地面高程一般20.24~20.48米之间,最大高差0.24m,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I级阶地。 2、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各层的地层岩性及其特点自上而下依次为: (1)填土 杂填土(地层代号1-1):杂色,湿,压缩性不均,该层为人类活动堆填而成,分布范围和厚度缺乏规律性,带有极大的人为随意性,往往在很小范围内,变化很大。拟建场区局部为水泥路面,其下含有较多的砖渣、碎石、砼块等建筑垃圾,夹有少量黏性土,个别钻孔存在中粗砂,力学性质不均,工程性能差,硬杂质含量不均匀,部分地段超过50%,层厚0.5~4.6m,平均厚度2.7m,场区内均有分布,堆积年限一般大于10年,局部小于10年。 素填土(地层代号(1-2)):黄褐~褐灰色,以粉质黏土为主,软~可塑状态,含植物根系、小碎石及砂性土,局部夹有淤泥及淤泥质土。其厚度1.0~2.6m,平均厚度1.8m,层顶标高17.95~19.83m,场区内仅局部分布,堆积年限一般大于10年,局部小于10年。 (2)第四系全新统湖积(Q4l)及冲积(Q4al)层 ①淤泥(Q4l)(地层代号(1-3)):灰~灰褐色,切面光滑,富含有机质,偶见螺壳碎片,稍有臭味,无摇振反应,呈流塑状态,压缩性高。其厚度6.0m,埋深2.8m,仅在初勘孔LQJz4-Ⅱ12-ML02号孔揭露。 ②黏土(地层代号(3-1)):灰~黄褐色,切面光滑,含氧化铁及氧化物结核,呈可塑状态,压缩性中等,韧性较好,干强度较高。其厚度1.5~4.5m,平均厚度3.0m,层顶标高16.43~18.83m,场区内仅局部分布 ③黏土(地层代号(3-2)):褐黄~褐灰色,饱和,软塑状态,压缩性高。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点,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其厚度1.1~5.4m,平均厚度2.8m,层顶标高15.94~18.81m。场区局部位置缺失。 ④淤泥质黏土(地层代号(3-3)):灰~褐灰色,饱和,流塑状态,压缩性高,含有机质、腐植物,局部为淤泥;该层局部夹有薄层粉土,摇振反应轻微,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其厚度2.6~15.6m,平均厚度6.0m,层顶标高11.57~18.10m。场区内均有分布。 ⑤淤泥质黏土夹粉土、粉砂(地层代号(3-4)):灰~褐灰色,饱和,黏性土状态流塑为主,局部软塑;粉土状态稍密~中密、粉砂松散状态。局部夹有淤泥,含有机质,压缩性高,摇振反应明显,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其厚度2.9~8.5m,平均厚度5.4m,层顶标高5.44~12.30m。场区内局部缺失。 ⑥黏土、粉土、粉砂互层(地层代号(3-5)):灰~灰褐色,饱和,黏土为可塑状态,局部呈软塑状态(该层局部黏性土的液、塑限指标受所夹粉土、粉砂影响,呈假塑性,其状态以原位测试为依据,判定为可塑状态),粉土为中密状态,粉砂为稍密状态,局部夹淤泥质土,摇振反应明显,见有石英、云母、

文档评论(0)

代找、写地铁施工类方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地铁施工十余年,经验丰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