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智能机床行业发展报告.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智能机床行业发展报告 汇报: 部门: 日期: 行业概述 描机床指按所需形状及大小,透过切割、铣削、镗削、磨削、钻孔、剪切或其他定型方法,按可接受的精确度切割多余物料并进行抛光处理以制成工件的机器。由于智能化机床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业内对智能机床还没有统一定义。日本马扎克公司对智能机床的定义是:能自行监控,可自行分析众多与机床、加工状态、环境有关的信息及其他因素,然后自行采取应对措施来保证最优化加工的机床。按材料成型方式,可将机床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和其他机床。按选择/移动控制方法,可将机床分为传统机床和数控高精密机床。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八大技术的智能机床技术理论逐渐形成体系。相较于普通数控机床,数据收集、控制、通信模块在智能机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收集主要由现场布置的智能传感器来完成,智能机床的主要用途决定了智能传感器的类型,常见的智能传感器有力、温度、振动、声音、能量、液体、身份识别等智能传感器。控制模块主要基于数控程序在线调节算法、工艺参数智能决策与优化方法、执行部件协调技术、自动上下料控制技术等方法。通信模块则是基于无线通信网络技术。 智能机床定义 目录 / CONTENTS 01 02 03 04 05 智能机床行业概述 智能机床行业环境 智能机床行业现状 智能机床行业发展趋势 智能机床行业格局及企业 第一章 智能机床行业概述 行业发展历程 952年 麻省理工学院和帕森斯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示范数控机床。 1980年 美国提出研究发展“适应控制”机床,但受制于相关自动化技术不成熟而进展缓慢。随后美国成立了智能机床启动平台(SMPI),加速智能机床研发 2006年 9月日本马扎克公司在美国举办的第26届芝加哥国际机床制造技术展览会上展出具有四大功能的智能机床。同年,日本大隈公司展出了名为“thinc”的智能数字控制系统,谐音同“think”,表明其已具备思维能力。 2014年 沈阳机床“i5”系列智能机床在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亮相。此后德马吉和发那科也开始研发类似的新系统,沈阳机床在智能机床软件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领先。 行业产业链 机床主体、传动系统、数控系统 国际成熟机床企业、国内机床企业 汽车、消费电子、航天工业、工程机械、电力、冶金 中国智能机床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为零部件供应商;产业链中游参与者为机床制造商;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为汽车、消费电子、航天工业、工程机械、电力、冶金等。 产业链分析 上游 中国智能机床行业产业链的上游参与主体为零部件供应商。机床主要的零部件包括:结构件、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传动系统、刀库、刀塔及组件、光栅尺等。在机床生产成本中,原材料占比最高,为73.9%,其次是人工、折旧与其他制造费用,分别占比11.9%、7.9%和6.4%。从零部件供应情况看,高端数控机床对零部件性能要求严格,机床制造商通常选择零部件性能优异的国外品牌,如英国西风的主轴、日本NSK的丝杆、德国力士乐的导轨、日本发那科的数控系统。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国产品牌在零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上普遍不如国外品牌,高端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局面。 产业链分析 中游 中国智能机床行业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为机床制造商。机床主机厂家主要把握前端的产品和模块设计以及核心技术的研发,后端的核心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其他的功能部件通过专业配套和整合设备资源采取外购的方式完成。功能部件的专业化使得主机厂家可节省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生产规模的快速提高,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机床主机的生产成本,形成主机、配套、系统相互依存的产业格局。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机床工具行业运行总体上呈下行趋势,收入、利润、产量、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同比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是行业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汽车、3C等主要用户领域持续下行,也是造成机床工具行业2019年深度下行的直接影响因素。 产业链分析 下游 机床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下游应用广泛,包括汽车、3C类电子、国防及航天、能源设备、船舶、机械、石油化工等行业。汽车行业是机床最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其次是3C类电子行业,据统计,约80的机床应用于汽车与3C类电子行业的生产环节。近年来,汽车行业与3C类电子行业景气度有所下滑,叠加新冠疫情影响,汽车与3C类电子市场新增投资减少,未能充分释放对机床的消费需求。 第二章 智能机床行业环境 行业政治环境 对未来十年中国高档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作出规划,未来十年,中国数控机床将重点针对航空航天装备、汽车、电子信息设备等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发高档数控机床、先进成形装备及成组工艺生产线 《中国制造2025》 在高端装备创新发展过程中提到高档数控机床,明确提出研制精密、高速、柔性

文档评论(0)

181****67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