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精神病学课件-第12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ppt

精神病学课件-第12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山 东 大 学 医 学 院 精神病学教研室 王旸 第一节 人格障碍 流行病学 病因及发病机制 常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和预后 一、流行病学 发病率:见右图。 中外差异性:对人格障碍的理解不一致、人格障碍的诊断工具不一致、文化差异等。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生物学因素 同卵双生子共罪率为55%,双卵双生子共罪率为17%,均高于对照组。 寄养子的人格障碍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染色体畸形呈XYY核型与异常攻击行为及反社会性人格有关。 人格障碍是大脑发育成熟延迟的表现,例如患者的脑电图常有慢波出现,患者中年后症状有所改善等。 人类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改变有关。 (二)心理发育影响 童年生活经历:幼儿心理发育过程中重大精神刺激或生活挫折对幼儿人格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父母离异、父爱剥夺(胆小畏缩)、母爱剥夺(反社会人格)等。 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父母的酗酒和偷窃等不良记录所造成的不良“示范”、不恰当的学校教育等。 (三)环境因素 不良的生活环境、“狗朋虎友”、具有恶习的社交圈子等。 有大量淫秽、凶杀等内容的小说及影视文化的影响。 社会存在的不正之风、拜金主义等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等。 扭曲的价值观念等。 三、常见类型及其 临床表现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 对周围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容易害羞但自尊心极强。 经常无端怀疑别人要伤害、利用自己,怀疑他人的真诚,警视四周。 遇到失败或挫折,易于埋怨、怪罪他人,推诿可观。 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多意见或抗议。 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怀疑配偶和情侣的忠诚。 易于嫉恨,有强烈的敌意和报复心。 易感委屈。 自负、自我评价过高,对他人错误不能宽恕。 不相信与其想法不符的客观证据,很难改变其观念和想法。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 性格明显内向(孤独、退缩等),我行我素但自得其乐。 缺乏热情和幽默感,对别人的事情漠不关心。 不修边幅、行为怪异,不符当地习俗等。 语言结构松散离题、用词不当、表意不清(但不是智障和文化因素等)。 爱幻想或有奇异信念(特异功能、第六感),常思考一些无意义的事情。 可有牵连、猜疑、偏执观念或奇异感知体验。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经常说谎、逃学、外宿不归等。 经常偷窃、斗殴、破坏公共或他人财物,无视社会道德礼仪,违法乱纪,经常旷工旷课等。 经常撒谎欺骗,以获私利或取乐。 易激惹冲动,有攻击行为。 缺少道德观念,不分善恶,不吸取教训。 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以恶作剧为乐,使周围人感到憎恨或痛苦。 (四)冲动性人格障碍 情绪不稳,易激惹,事后虽后悔但仍易再犯,间歇期正常。 人际关系强烈而时好时坏,没有持久的朋友。 情感爆发时,可有暴力攻击、自杀自伤行为等。 做事冲动且无目的性与计划性,虎头蛇尾,很难坚持需要长时间完成的事情。 (五)表演性(癔症性)人格障碍 情感体验肤浅,喜形于色,矫揉造作,爱发脾气。 过分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 过于喜欢表扬,经不起批评,设法操纵别人为自己服务。 自我中心,强求别人满足自己愿望,否则即强烈不满。 暗示性强,易受他人影响或诱惑。 富于幻想,有时用幻想补充事实,言语内容不完全可靠。 喜欢刺激,卖弄风情,喜爱挑逗等。 (六)强迫型人格障碍 对事情要求过高过严、拘泥小节,避免做出决定,否则焦虑不安。 好洁成癖,使周围人感到劳累疲惫。 常有不安全感,穷思竭虑,反复检查。 主观固执,对别人不放心,事必躬亲。 过分节俭,甚至吝啬。 过分投入工作,缺乏社交和爱好,但工作缺乏创新冒险,常有悔恨内疚等。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 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批评和拒绝过分敏感。 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常见类型的对照比较 四、诊 断 (一)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 发病年龄不定且不明确,持续时间长,有别于一般疾病。 可能有脑功能损害,但一般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形态学病理变化。 人格显著的、持久地偏离社会范围,特此案征是情绪不稳、自制力差、与人合作能力和自我超越能力差等。 主要是情感和行为的表现,但其意识状态、智力均无明显缺陷。 患者无自知之明,屡犯同样错误,处处受挫,害人害己。 患者社会功能部分受损,主观往往感到痛苦。 治疗效果欠佳,在教育效果亦有限。 (二)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与其社会文化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有相应症状(认知偏离、情感偏离、控制冲动及满足个人需要的偏离)。 严重标准:痛苦体验,社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已持续2年。 排除标准:人格改变(由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所致人格特征偏离正常)。 五、治疗与预后 药物治疗:辅助用药,对症用药;不主张长期用药和常

文档评论(0)

creepzh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装配工、低压电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19日上传了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装配工、低压电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