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复习资料整理.pdfVIP

初一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复习资料整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一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复习 资料整理 初一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复习资料整理 诗歌的分类,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 (唐以前的诗歌) 包括四古、五古、七古、 楚辞、乐府诗等;②近体诗 (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 (五 言侓诗、七言律诗) 和绝句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其 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 、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3 、诗歌按内容分(题材):叙事诗、写景诗、友情 送别诗、爱国怀乡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 诗、山水田园诗等。 一、《观沧海》 1 、作者曹操 (155—— 220 ),字孟德,沛国谯郡人,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 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 《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著有 《蒿里行》 《短歌 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 、《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 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 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 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 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 、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 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 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必须掌握的内容: 1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 雄浑的气势。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 生机无限。 3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 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 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 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5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 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 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这为千 古名句。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选自《李太白全集》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 2 、背景 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 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3 、词义: 左迁:降职。杨花:柳絮。子规:杜鹃鸟。 五溪:五条溪水名。 4 、译文 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 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 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 、主题: 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 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6 、赏析要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 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 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 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 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 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