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郧阳区医院 股静脉采血 现在一页,总共二十三页。 如何定位股静脉呢??? 与股静脉相邻是股动脉及股神经,它们均位于股三角里,由外侧向内侧排列的是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在股三角尖处,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后方。 现在二页,总共二十三页。 现在三页,总共二十三页。 股静脉穿刺术适用于外周浅静脉穿刺困难,但需采血标本或需静脉输液用药的患者。也适用于心导管检查术,临床上最常用于婴幼儿静脉采血。 股静脉穿刺术在临床中是一项常用的基本技术操作, 它一般用于急救时加压输液输血,采集血标本,或用于肿瘤病人化疗给药,晚期不能进食的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的病人。 适应症 现在四页,总共二十三页。 患儿取仰卧位,穿刺侧大腿外旋、外展与躯体纵轴成45°角,臀下垫一小枕,使腹股沟展平,小腿弯曲与大腿成90°角,另一腿伸直。 现在五页,总共二十三页。 下肢呈屈髋、屈膝、外展、外旋位,在腹股沟处,见一食指腹大小的凹处,此就是股静脉的体表投影。注意左右两下肢股静脉存在明显差异,左股静脉位置较浅,而右股静脉位置较深。 现在六页,总共二十三页。 根据股动脉与股静脉平行走行的特点,于腹股沟中、内1/3处摸到股动脉搏动后,自股动脉内侧0.5cm处为穿刺点或穿刺点选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1.0-1.5cm,股动脉搏动内侧0.3-0.5 cm处。 触摸法 现在七页,总共二十三页。 现在八页,总共二十三页。 较胖的患儿穿刺点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 较瘦的患儿可直接在搏动点明显处穿刺, 因较瘦的患儿皮下脂肪薄,股动脉和股静脉较 贴近,且因股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好,不易误入。 触摸法是股静脉穿刺点定位的首选方法, 也是临床上最常用、最可靠及穿刺成功率最高 的方法,但有些较胖的或病情危重的患儿因股 动脉触摸不清而不易使用。 现在九页,总共二十三页。 从脐部引一直线垂直于腹股 沟,垂直交叉点内侧0.3-0.5cm 处为穿刺点;或以脐窝为中心 向耻骨联合上缘与髂前上棘的 联线作垂线,与腹股沟交叉点 就是穿刺点。 肥胖儿、哭闹较剧及各种 原因所致循环不良,使股动脉 难以触清者,可采用此方法。 垂线法 现在十页,总共二十三页。 患儿仰卧,大腿外展,小腿屈曲,在大腿内侧肉眼即可看到一个三角区,此三角区由缝匠肌与长收肌所形成,在此三角区下角顶点向内2/3处即为进针处。或将新生儿的下肢呈屈髋、屈膝、外展、外旋位,在腹股沟处见一食指腹大小的凹处,此处就是股静脉的穿刺点。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触摸股动脉搏动不明显,尤其是循环衰竭的新生儿,所以,目测法适用于新生儿。 目测法 现在十一页,总共二十三页。 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 间划一连线,股动脉走向与该线 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其内侧。 或将膝关节正中点与脐连线,与 腹股沟相交处作为股静脉穿刺的 定位标志,两下肢有差异。左下 肢位于膝关节正中点至脐连线, 与腹股沟相交处向内0.2-0.3 cm 作为穿刺点,右下肢位于膝关节 正中点与脐连线,与腹股沟相交 处正中作为穿刺点。 连线法 现在十二页,总共二十三页。 右手持注射器沿股静脉的 体表投影方向进针,由浅入 深,进针手法呈20-30 °, (肥胖儿童加大角度为30- 40°),见回血时抽取所需 血量 。 斜角进针法,针沿着股静 脉走向由浅入深进针,进入 皮下及血管内针的长度较多 ,活动范围大,易于固定, 抽吸时不易滑出。 进针角度 现在十三页,总共二十三页。 右手固定针头,左手回 抽法。操作者右手持针筒 ,垂直或斜刺入针梗的1/2 ,右手固定针头, 左手拔注射器之针栓, 边退边抽,直至有回血后 固定针头,抽足所需血量 。此法适用于垂直及斜角 进针者。 持针方法 现在十四页,总共二十三页。 左手固定针头,右手回抽法。操 作者右手持针筒,针头朝下,右手 的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由上到下握 于针筒的顶端,大拇指和食指则分 别置于针栓顶端的内外面(大拇指 方向朝上,与食指共同控制针栓向 上移动),垂直进针,当针头斜面 进入皮下后,即可一边缓慢进针, 一边用大拇指和食指向上移动针栓 ,见回血后,停止进针,用左手固 定针头,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继续 向上移动针栓直至采血毕。此法适 用于垂直进针者,特别是需要再次 复针者。 持针方法 现在十五页,总共二十三页。 1 正确了解股静脉的解剖位置,根据患儿和病情,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穿刺点定位。 根据患儿皮下脂肪厚薄来确定进针深浅度 掌握适应症 正确的体位及有效的肢体按压是穿刺成功的基础 2 3 4 点击输入标题信息 注意事项 1 现在十六页,总共二十三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