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高二年级 《扬州慢》 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高二年级 《扬州慢》 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扬州慢》 姜夔;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扬州地处江淮要冲,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武德八年(625年),广陵(今扬州)开始叫“扬州”这个专名,而“扬州”作为一座城市的概念也是从此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曾三下扬州,康熙、乾隆曾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帝王的光顾固然让扬州风光无限,才子的亲临更是让扬州青史留名。 ;搜集杜牧有关扬州的诗歌,分析杜牧笔下扬州城的特点。;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大雨过后蝉在聒噪,松桂飘萧已是交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青苔已经长满台阶,雪白鸟儿故意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暮霭已在深树升起,斜阳渐渐落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谁知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繁华的扬州。 ; 娉娉袅袅十三余,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十三年华, 豆蔻梢头二月初。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春风十里扬州路,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青春佳丽, 卷上珠帘总不如。卷起珠帘卖俏粉黛都比不上她。 ; 遣怀 杜牧 落魄江南载酒行,困顿江湖饮酒作乐放纵而行, 楚腰肠断掌中轻。揽着美人细腰醉看歌舞轻盈。 十年一觉扬州梦,扬州十年好像做了一个大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只落得青楼薄情负心的声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你还在何处听美人吹箫作乐? ;品读姜夔《扬州慢》,分析姜夔笔下扬州的特点。;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如何理解小序中的“黍离之悲”?;译文: 扬州自古是著名的都会,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稍作停留。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后,残存的古树和废毁的池台,都不愿再谈论那残酷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声响起,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译文: 杜牧俊逸清赏,料想他现在再来的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水水波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 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州再度遭受浩劫。 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路过扬州,仍然是满目疮痍,“荠麦青青”,作者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作。;品读姜夔《扬州慢》,找出姜夔词中杜牧诗的影子,体会其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竹西佳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 ;上片全写眼前实景,写出劫后扬州长期以来的萧条景象。下片怀古伤今,抒发了词人的“《黍离》之悲”。 300年来,杜牧与姜夔跨越时空,共同记载着扬州城的兴盛与荒废,才子用如椽之妙笔,为扬州城的城市文化留下了最美的人文风光,共同构成了扬州城的生命记忆,千百年来,让人心驰神往……;;1.背诵这首词; 2.对比阅读《望海潮》与《扬州慢》,体会这两首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阅读冯骥才的《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oloman_5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全网最全各版本教材各学科新课标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