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认识化学
1.化学的概念:化学是在 与 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 、 、
、 的一门学科。
2.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变化;研究和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
3.化学的发展
古代:用火、火药、造纸术
近代:道尔顿的 和阿伏伽德罗的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标志着化学成为
一门独立学科。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现代:合成新分子、提出绿色化学,对环境更友好。
4.化学的作用:
(1)研制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2)合成药物,保护健康
(3)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
(4)综合运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常考题型】
1.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彻底阻止污
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09年我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
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大海中
C.深埋于土中 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2. “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说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
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3.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大力开发新能源 B. 禁止施用化肥、农药
C. 垃圾分类回收 D. 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第 1 页 共 7 页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联系与区别】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常表现于: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伴随能量的改
变,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但具有以上特征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3.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等。
4.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导
电性、导热性、溶解性、延展性等。
【性质与变化的区分】
性质:有可能发生,但并没有发生的。关键字“能”“可以”“易”
变化:实际发生的变化
酒精易挥发: 酒精挥发 :
【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其性质。
【常考题型】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白磷自燃 C.液化空气制氧气 D.铁生锈
(2)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航空航天用氧气做助燃剂 B.利用木炭烘烤取暖
C.焊接金属时用氮气做保护气 D.利用铜丝做电线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将煤加工成焦炭 B.将石油蒸馏得到多种产品
C.将石油气加压充装到罐子里成为液化气 D.干冰升华
第 2 页 共 7 页
三、科学探究
1.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学科。
2.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结论与解释、反思
与评价。
3.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关注物质的性质和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