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最后一头战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_《最后一头战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23、《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继续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品悟嘎羧身上凝聚了战象的哪些优秀品质。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3)德育目标: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中,感受战象嘎羧的重情义的高尚情怀。 (4)过程与方法:创设良好的语境,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5)情感与价值观:抓住文章重点段落,聆听战象嘎羧的心声,感悟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友情。拓展写话,倾诉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动作和神态描写的语句,品析文章语言,体会课文的相关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战象的高尚情怀。 (2)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领略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方法】 本文叙事性和情感性较强,以“三读一练(初读感知内容——再读捕捉情节——三有感情地读感悟形象——当堂检测成果”为课堂处理方式,辅之以专注力元素,增添课堂趣味性,增强学生专注力,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共2课时,课时呈现: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任务: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一、静心候课,齐呼专心励志语。 我专心,听说读写样样在行, 我专心,勤学善思能力超强。 我专心,踊跃参与展现精彩, 我专心,语文成绩一定超棒! 我一定做得到! 我一定做得到! 我一定做得到!! 二、心明眼亮来识图。 做“心明眼亮”手脑体操后,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 课件由右上方到左下方缓缓显示一幅“大象”图片,看哪个学生用最短的时间猜出图片中的事物。 三、引入“战象”图片,并课件出示:战象简介,文字如下: 战象的使用最早在东南亚各国,象军的编排很有特色。在战象的背上设一象舆,舆中坐一将士,象前后各有一名驭象手。在象的四条柱子般粗的腿旁,各立一位持刀盾的战士护卫。这样七个人组成了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 它在战争中发挥着类似现代武器坦克的作用。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它能破城门、毁营垒、折武器、踏敌军、陷敌阵,常给敌方造成极大的伤害。 四、明确课题、作者及文章体裁——小说 五、课件出示:课时学习任务: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感受战象的高尚情怀。 六、预习检测,快问快答 (一)词语:(注意加点字字音、划横线词语的词义) 日寇 势不可当 摩挲 横遭不幸 剥落 浴血搏杀 镌刻 扑喇喇 (二)预习阅读内容考查: 1、文中有没有描写战象威力的句子? 2、文中着力刻画的战象叫什么名字? 3、文中对它的描写有没有运用语言描写? 4、文中最后一头战象的饲养员是谁? 5、文中的“我”就是作者沈石溪? 七、畅所欲言,交流初读的感受 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八、再读课文,体会嘎羧形象——看谁悟得深刻? 嘎羧是一头怎样的战象? 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来? 九、梳理情节,感知形象(适时板书) 战后生活 重披战甲 预知死期 重返战场 自掘坟墓 【形象概括】 嘎羧是一头幸运、充满灵性、幸福、怀旧、英武、忠诚、感恩、衰老重情重义的英雄战象。 十、有感情地朗读,再现嘎羧形象——看谁读得精彩? 选取自己最受触动或最喜欢的段落,可采取组内合作读、自读、分角色朗读或表情朗读的方式,通过声音,再现嘎羧形象。 听教师读,填充空缺处词语,体会它们的妙处——看谁听得仔细? 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究竟。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___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___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___着哗哗流淌的江水,___到一块龟形礁石上____,许久,又__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口欧 ——口欧 ──___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__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____,一双眼睛_____,吼声_____,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升华: “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m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