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认知/行为理论
人们之所以烦恼,并不是因为事物本身,而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人们的烦恼是由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和他们的看法、情感与行动带来的。
——Ellis,2001:16
行为治疗本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
——Cooper&Lesser,2005:168
尽管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是从不同的理论路径进入到社会工作领域的,但两者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交融,认知行为治疗即为两者整合的结果。本章将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三者整合为认知/行为理论以实现一个较具整体性的理解,它们以结构化的方式干预个人的行为或认知,有大量的经验证据表明其具有有效性,已成为流行的、应用广泛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
第一节理论脉络
行为治疗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建立在有100年历史的行为科学原理之上的。行为治疗应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治疗各种问题行为,它是在心理学的行为主义思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某种反动。众多研究表明,行为技术训练是有效的,并且成为传统精神分析的可行的替代选择。20世纪60年代, Bandura发展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将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与观察学习结合在一起。他的另一个贡献是将认知视为行为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这深刻地影响了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尽管20世纪60年代之前,行为治疗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甚微,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行为治疗作为一个重要力量进入社会工作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ambrill(1995)对不同的行为主义流派进行了辨识。行为学派聚焦于改变偶发事件和行为。激进行为主义将思想和感觉包括到行为中,并将它们视为行为的缘由,思想和感觉是被引发的,因此我们可像改变行为那样改变它们。认知行为治疗则是聚焦于改变伴随行为的想法和感觉的一套治疗程序,但并不把这两者看作改变行为前的准备。社会学习理论是认知行为理论中的一种形式,聚焦于我们如何通过观察社会环境中他人成功的行为来学习。新行为主义是特别关注压力和焦虑症的行为治疗。尽管如此,准确定义行为治疗是困难的,因为这个领域比较复杂,但认知行为治疗和社会学习理论似乎是当代行为治疗的主流(Corey,2004)。
认知理论基于这样的观念:在我们想什么、怎么感觉和怎么行动之间有一种相互作用。我们的思维决定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情绪决定我们的行为(CooperLesser,2005)。与心理动力理论比较起来,它更关注当前的事件而非潜意识的冲突,其目标在于改变案主的思维过程,使之更为“理性”。
认知的意义的凸现被称为行为科学中的“认知革命”,这一革命已经渗透到社会工作领域。Ellis(1962)的理性情感治疗聚焦于非理l生思维和非理性信念,Ellis坚信它们是导致自我伤害行为和心理痛苦的重要因素。Beck(1976)基于对抑郁的研究提出认知治疗,考察思维模式与抑郁和焦虑之间的关联。随后,学者尝试将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和行为理
论整合起来形成认知行为治疗(Meichenbaum,1985)。在社会工作领域,Berlin(1983)、Wemer(1982)将认知模式整合进社会工作实践。根据 Greene(1999),到20世纪90年代有超过20种基于认知理论的治疗模式。
Greene(1999)认为社会工作中的认知理论包含以下内容:人类认知的成长和发展存在于整个生命周期;个人在任何既定领域的认知能力会因个人功能发挥的情境而变化。认知(知识、思维和问题解决)既是个人对环境事件的接触,也是个人对这些事件的意义的建构;个人的行为是为了回应对环境事件的认知意象,比如他们会选择性地注意或解释事件的意义;思维、感觉、行为及其结果都是因果相关的;认知意象,包括对自己的思考,会影响社会功能和情感愉悦感,并且可以改变;行为改变可受到认识改变的影响。
正如前文所述,无论是认知理论还是行为理论都有一种整合对方的取向,旨在进一步拓展解释能力和应用空间。Sheldon(1995)将认知治疗有限度地融入了传统行为理论,Berlin(2003)的整合则更进一步。尽管 Hudson和MacDonald(1986)对把认知观点整合到行为治疗模式中持怀疑态度,但这样的融合似乎已然成为某种趋势。
第二节概念框架
基于认知/行为治疗涵盖众多的实践模式,它们的理论基础也略有不同。限于篇幅,本节选择性地介绍若干核心概念,包括认知理论中的认知、ABC人格理论,以及行为理论中的反应性制约、操作性制约和社会学习。
认知
所谓认知包含各种心理现象和活动过程,诸如知识、意识、智力、思考、想象、创意、规划、策略、理性、推论、问题解决、概念化、分类、归属、象征化、幻想、梦想,可谓涵盖广阔,甚至连知觉、记忆和专注等高级心理活动也属于认知的范畴。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几乎人类的所有心理活动都与认知有关,或者至少涉及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10章 家庭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11章 学校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12章 社区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13章 医务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1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2章 儿童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3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4章 老年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5章 妇女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6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doc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