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国文教全套课件(完整).pptx

  1. 1、本文档共4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先秦国文第一节 先秦历史概说一、先秦历史轮廓(一)从远古到三代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和太平洋西岸的中国,是人类起源的摇篮之一。中国历史的序幕早在洪荒远古就缓缓拉开。考古学家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距今约170万年。这时的人类只能制造和使用粗糙的石器。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被称为旧石器时代。从距今7000年左右开始,中华先民跨入了新石器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今河南渑池),分布于黄河中上游一带,以原始农业和彩陶为特征。从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仰韶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距今5000年左右出现了龙山文化(今山东章台)。最典型的是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以黑陶为特征。这时形成了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出现一夫一妻制。家庭从集体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生产单位。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更加明显,最终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就生活在这一时期,所以炎、黄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以后颛頊、帝喾、尧、禹又相继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位,“禅让”制被废除,王位世袭制确立,标志着原始氏族社会的瓦解和奴隶制国家制度的产生。禹制订刑律,划分九州,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建立了我国历史第一个国家政权——夏。启之后,夏王朝经历了“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的变故,至第十七世王桀,荒淫无道,百姓不堪。这时强大起来的商族首领汤便率兵伐夏,夏朝灭亡。汤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纣王大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定都于镐(今西安附近),史称西周。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结束,中国历史进入大国争霸的春秋时代。(二)春秋争霸与战国争雄 洛阳在镐的东方,故平王东迁后,史称东周。东周前半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97年,称为春秋时代。春秋中后期,随着各国王室日趋衰弱,出现了大夫专政的局面。晋国政权逐渐为赵、韩、魏、知、范、中行六大卿族即“六卿”所控制。以后赵、韩、魏联合消灭了其他三卿,形成“三家分晋”的局势。 “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的标志。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国家,其中大国有秦、齐、楚、燕、韩、赵、魏,史称“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图谋称霸九州、统一天下,在宏大的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合纵”或“连横”的活剧。最终,秦国占据了舞台中心,揭开了统一六国的大幕。(三)秦帝国的建立和覆灭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亲政,诛嫪毐、逐吕不韦,重用李斯。在整顿了国内政治后,秦王对六国展开了凌厉的攻势,从公元前230年灭韩至前221年灭齐,以摧枯拉朽之势,仅用十年时间就统一了海内,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统一后,进一步推行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也有重大改革,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百官之长)、太尉(掌管兵权)、御史大夫(辅佐丞相监察百官),“九卿”掌各种国家事务。为巩固中央集权,秦始皇销毁民间兵器,修筑长城,北拒匈奴。法律制度方面实行严刑峻法,暴虐统治;经济制度方面,推行私有制,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另外还以小篆统一了文字。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巨鹿(今河北平乡)一战,项羽大胜,坑杀秦兵20余万人,消灭了秦军主力。同时,刘邦率军攻破咸阳,存在仅十四年的秦王朝灰飞烟灭。二、先秦文化 (一)先民与农业文明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就活跃着多个氏族。氏族间相互通婚、征战、兼并、融合,逐渐形成更大的部落并组成联盟,最终建立起了国家。根据各种古史的记载和传说,大致可认定上古中国民族是由以下三大氏族集团融合而成的:炎黄集团东夷集团江汉集团 三大氏族历经数千年的不断融合并向四外辐射,至秦汉时期,终于初步形成了统一强大的中华民族。这些部落中有三大族相继建国,它们就是夏、商、周。上古氏族、部落、国家总是分布在大江大河宽广肥沃的中下游地区,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东亚大陆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中国农业经济发祥甚早,并绵延不绝,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一切特点均与此有关。农业文明深远地影响着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因此,在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哲学、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探究和表现的重要内容,记录于浩如烟海的国文典籍之中。(二)先秦学术、科技、教育 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教育、伦理等有着重要影响。中国哲学不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光辉灿烂,睿智隽永。先哲们提出“五形”、“八卦”等学说,以此探究宇宙的奥秘。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产生了一批对中国文化有重大影响的杰出思想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儒、道两家。 儒家发端于孔子,孟子、荀子传其衣钵。儒家的基本观念是“仁”,外在形式是“礼”。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其最大特点是崇尚自然。道家以哲学的冥想探究宇宙人生的真谛,把人从物质的限制中解放出

文档评论(0)

BLUE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全网 内容最全课件 价格最低 质量最高 不是之一,是唯一。 每个人使用的办公软件版本不一样,如有个别显示不出的文件,建议使用最新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006310000001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