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二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 第一节 概述 慢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 NCD 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一起的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 据WHO 病程长 耗资达 难治愈 营养不良 孕产期病 各种伤害 NCD 第一组疾病 第二组疾病 第三组疾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主要领域 肿瘤流行病学 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 慢性肺疾患流行病学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 糖尿病流行病学 其他,职业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研究内容 病因学及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防治效果评价 Smoke, Drinking, Dietetic, Fatness, Activity less, Infection, Genic 高危人群 全人群 成本效用cost-utility 成本效益cost-benefit 美国前10位死因 疾病名称 构成率 心脏病 29.6 恶性肿瘤 23.0 脑血管病 7.0 呼吸系统疾病 5.1 事故 4.1 糖尿病 2.9 流感与肺炎 2.7 老年痴呆 2.1 肾病 1.5 败血症 1.3 疾病名称 死亡数 恶性肿瘤 24.9 脑血管病 20.4 呼吸系统疾病 17.6 心脏病 13.4 损伤与中毒 5.9 营养代谢 3.1 消化系统疾病 3.1 泌尿生殖系疾病 1.6 精神病 0.9 神经病 0.9 中国前10位死因 2000年资料 2001年资料 慢病的危害 中国NCD患病率与死亡率呈总体上升趋势 1995年,374.5万人因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四种疾病死亡,较1985年增长 35.5% 1957年和1998年死亡率(1/10万)比较 1957年 1998年 恶性肿瘤 37.2 147.2 心脏病 47.6 114.8 脑血管病 39.3 149.5 NCD影响变化 2000年: 死因构成 60%NCD 疾病负担 43%NCD NCD死亡 79%在发展中国家 2020年: 死因构成 73% NCD 疾病负担 60% NCD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000年全球各地区疾病负担(DALY) DALY =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year % 75 50 25 非传染性疾病s 伤害 传染性疾病, 妇女及围产期死亡, 营养不良 非洲 东地中海 欧洲 美洲 东南亚 西太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NCD已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死亡构成的首位 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 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的重要疾病 造成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原因 危险因素水平持续升高 慢病发病死亡呈上升趋势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954-1998年中国城市各类死亡及构成变化趋势 传染、妇幼疾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损伤和中毒 资料来源: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 我国死因构成的首位 其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个人 家庭 社会 1 中风 艾滋病 艾滋病 2 肿瘤 精神病 肝炎 3 伤害 伤害 精神病 4 结核 肿瘤 结核 5 精神病 中风 肿瘤 6 糖尿病 结核 中风 7 肝炎 肝炎 伤害 8 艾滋病 糖尿病 糖尿病 疾病负担排序 NCD是今后我国居民的主要疾病负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病的特点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病程长 难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分布 三间分布 心血管疾病死亡年龄构成 心血管疾病患病年龄构成 第二节 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机体因素-肥胖,遗传等 疾病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 生活行为-饮食,习惯等 社会心理-职业,性格等 心脑血管 恶性肿瘤的流行特点 恶性肿瘤死亡年龄构成 恶性肿瘤患病年龄构成 第三节 恶性肿瘤 影响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身残,劳动力丧失 智残,劳动力素质下降 跨代影响,成人患病影响对子女的抚养和知识的传授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烟草消耗增加 膳食结构迅速改变 体力活动减少 酒精消耗增加 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在世界各地增加 全球健康问题在变化 生活方式改变 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 烟草消费量占全世界烟草消费总量的30%以上 烟草消费量每年平均以5.3%的速度上升 96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调查男性、女性吸烟年龄比84年第一次调查均提前3岁 动物性食品的消费 (kg/capita/yr)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1952-2000 老年人口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水轮发电机转子支架组装与焊接工艺.docx VIP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doc VIP
- DB21_T 4014-202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pdf VIP
- 某道路新建污水管道工程监理规划.doc VIP
- 苍南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技术升级改造经济效益分析.docx VIP
- DB32_T 4463-2023 水域状况评价规范.docx VIP
- 南京科目一新题库及答案.doc VIP
- 市政污水管道工程监理规划.doc VIP
- 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关心下一代的先进事迹材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