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防范研究——以Z公司为例
[摘要]在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大量的上市公司通过财务舞弊的方式牟取不正当利益。近年来,绿大地、獐子岛、康美药业等上市公司的舞弊案件层出不穷,财务舞弊时间跨度长、舞弊手段花样百出、涉及金额极大、牵连人员复杂,致使我国资本市场遭受一定的冲击。舞弊行为严重破坏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秩序,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文章选择Z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造假手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所在,并根据动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内部控制
0 引言
财务舞弊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宏观上,资本市场的大环境被破坏,虚假的财务信息蒙蔽了投资者的双眼,从而导致错误的投资,诱发资本市场的恶性竞争,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微观上,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来说,舞弊事件对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致使其倾家荡产。其他投资者对此望而却步,甚至对资本市场丧失信心,产生消极态度,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利用与公司真实经营情况严重不符的财务信息,欺诈投资者所带来的利益终究是短暂的,长此以往,公司会得不偿失,面临退市危机,甚至破产。我国政府监管在加大打击力度,但同时,识别舞弊方式越来越多,舞弊的难度也逐年加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防范舞弊行为,任重而道远。
1 财务舞弊的概念
财务舞弊是指为了欺骗公司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等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字或财务报告附注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略,包括对财务报告数据以编制的会计记录或凭证文件进行操纵、伪造或更改;对财务报告的交易、事项或其余重要信息的错误提供或有意忽略;对与数量、分类、提供方式或与披露方式有关的会计原则进行有意误用。
2 Z公司基本情况
1996年6月28日,Z公司的前身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经营初期以陶瓷业为主。2016年,该公司借壳上市。2017年6月,该公司更名为“Z公司”,在此之后,Z公司主要从事生产、销售氯化钾,在钾肥市场占有重要地位。2020年,Z公司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点名批评。
3 Z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3.1 虚增应收账款、预付账款
2017年虚增预付账款24078.82万元,占公司披露总资产的3.11%和净资产的3.68%;2018年虚增应收账款471万元,占公司披露总资产的0.05%和净资产的0.06%,虚增预付账款28132.99万元,占公司披露总资产的2.99%和净资产的3.59%。截至201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中40436.37万元、其他流动资产中79097.23万元及预收账款中10623.80万元被Z公司占用。
3.2 虚增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
2017年虚增营业收入13166.38万元,虚增利润总额12832.59万元,占合并利润表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8.89%;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46849.18万元,虚增利润总额47738.34万元(含相关的其他收益),占合并利润表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9.90%。
3.3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Z公司虚构关联方交易,占用Z公司资金22.14亿元,但在2018年的年报和半年报中没有披露这一点。Z公司2018年年度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共占用资金7.3亿元尚未归还,披露的信息表明该公司用于偿还贷款。Z公司自查后,最终清理出非经营性资金占用22.1亿元,在此期间,有5000万元被退还,仍有21.6亿元没有被退还。
4 Z公司财务舞弊处罚结果
4.1 财务舞弊涉及机构及人员
Z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复杂,涉及机构和个人众多,涉及的机构有Z公司、控股股东,涉及的个人有董事肖某、副总经理吴某、财务总监刘某以及该公司的其他涉案人员。该舞弊案件涉及人员及机构众多,且隐蔽性强,内部与外部人员串通一气,在舞弊案件发生后,公司董事以及董事会秘书相继离职。公司的管理层以及相关机构理应对此次舞弊案件承担应有的责任。
4.2 证监会对案件的处罚结果
Z公司被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处以60万元的罚款。肖某被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的罚款;吴某被采取3年市场禁入措施;吴某、刘某被给予警告,并分别被处以20万元的罚款;曹某等人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万元的罚款。
针对处罚结果,笔者认为,政府监管部门处罚力度过轻,处罚范围过小。首先,本次舞弊案件的部分人员及机构在处罚结果中并未被提及,利用大宗商品贸易的特殊性参与造假的上百个客户都未受到处罚。其次,监管机构的处罚力度过轻。作为本次舞弊案件当事人的Z公司,虚增营业收入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约6.06亿元,60万元的罚款与虚增利润的6亿多元相比简直九牛一毛。舞弊案件主谋肖某的年薪就有92.67万元,而证监会对其处罚不过90万元,仅仅是其一年的工资。伙同肖某执行舞弊的主要人员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应用.doc
- 探析网飞智慧在企业员工管理中的应用.doc
- 特殊时期希尔顿酒店在华促销策略分析.doc
- 特斯拉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及对中国车企的启示.doc
- 天然气产业链协同管理模式.doc
- 天洋控股集团对舍得酒业掏空行为研究.doc
- 外资企业业财融合强化对策研究——以YMX供应商平台为例.doc
- 万达集团成功的四张牌.doc
- 微观视角:美的和海尔的变革方略.doc
-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例.doc
-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研究——以印纪传媒为例.doc
-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审计失败与法律责任分析——以长生生物为例.doc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和提高披露质量建议.doc
- 上市公司内控重大缺陷修复的经营绩效分析——以唐人神集团为例.doc
-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风险及防范措施——以J公司并购YLD为例.doc
- 上市公司收购之动因及市场表现——基于2021年上半年A收A的研究.doc
-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金岭矿业为例.doc
- 上市公司自利性业绩归因行为分析——以华东科技和京东方A为例.doc
- 生鲜电商新零售的商业模式研究.doc
- 生猪产业链融资及其风险防控——以温氏股份为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