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1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第32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第33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第34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Ainsworth 系统 真 菌 界   黏 菌 门   真 菌 门      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二、真菌的分类系统 第35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安斯沃思(Ainsworth,1973)的分类系统: 真菌界的门和亚门分类检索表 1有原生质团或假原生质团………………粘菌门Mycomycota 1无原生质团或假原生质团,同化阶段为典型的菌丝体                ………真菌门Eumycota ? 2有能动细胞(游动孢子或游动配子),有性阶段产生典型    的卵孢子 …………………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 2无能动细胞 ???? 3有有性阶段 ??????  4有性阶段产生接合孢子……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  4有性阶段产生子囊孢子……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  4有性阶段产生担子孢子……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 3无有性阶段……………………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第36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Ainsworth 系统各主要类群的特征 类群 是否有隔膜 无性孢子形成 有性孢子形成 低等真菌 鞭毛菌亚门 无 可运动的游动孢子 合子、卵孢子 接合菌亚门 无 非游动性的孢囊孢子 接合孢子 高等真菌 子囊菌亚门 有 分生孢子 子囊孢子 担子菌亚门 有 罕见 担孢子 半知菌亚门 有 分生孢子 无 第37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真菌词典(1995)第8版的分类体系: ?????????????真菌界(Fungi) ??????????????  子囊菌门(Ascomycota) ???????????????  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 ?????????????????????    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 ?????????????????????    冬孢菌纲(Teliomycetes) ????????????????? ???    黑粉菌纲(Ustomycetes) ???????????????  壶菌门(Chytridiomycetes) ???????????????  接合菌门(Zygomycota) ?????????????????????    毛菌纲(Trichomycetes) ?????????????????????    接合菌纲(Zygomycetes) 第38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第3节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 主要步骤:纯化、测定一系列必要的指标、查找权威性鉴定手册 鉴定技术的不同水平: 细胞的形态和习性:形态特征、运动、酶反应、营养要求及生长条件等 细胞组分水平:细胞壁成分、氨基酸库、脂类、醌类、光合色素等的分析 蛋白质水平:氨基酸序列分析、凝胶电泳和血清学反应等 基因或DNA水平:核酸分子杂交、(G+C)mol%、转化和转导、16S rRNA寡核苷酸序列分析、DNA或RNA核苷酸序列分析等 第39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一、传统分类法 根据微生物形态、生理生化、生态和抗原等表型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这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通常采用的方法。 1、形态特征: (1) 形状: 球状、杆状、弧形、丝状、分枝及特殊形状 (2) 大小: 菌体 宽×长 或者直径大小 (3) 排列: 单个、成对、成链或其他的特殊排列方式 (4) 革兰染色反应: G+、G—, G不定。 (5) 细胞内含物:聚β-羟基丁酸、异染粒、硫粒等。 (6) 鞭毛与运动性: 有无鞭毛、鞭毛着生位置、菌体运动性 第40页,共5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7) 荚膜有无。 (8) 芽胞: 有无、形状、着生位置、孢囊是否膨大 (10) 孢子: 孢子形状、数量、排列 (11)其他: a.蓝细菌的异形胞 b.鞘细菌有鞘: c.柄细菌有柄: d.粘细菌形成子实体: (12)菌落特征:包括形状、大小、边缘、表面及质地、隆起程度、 易挑取性或粘稠度、透明度与色泽等。 (13)液体培养特征:包括生长量、生长类型与分布、混浊度、 表面生长状态、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