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名称
第三单元
课题
10《小石潭记》
节次
第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根底性
作业
〔必做〕
1.了解背景
《小石潭记》选自《》,作者,字,(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他与并称“韩柳〞。《永州八记》是他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抒发胸中愤郁的一组散文。
参考答案:
《柳河东集》 柳宗元 子厚 唐 柳河东 韩愈
设计意图:梳理重要文学常识。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开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来源:新编
2.疏通词义
重要实词
①佁然不动〔〕 ②俶尔远逝〔〕
③往来翕忽〔〕 ④悄怆幽邃〔〕
⑤皆假设空游无所依〔〕 ⑥隶而从者〔〕
一词多义
①清
水尤清冽〔〕 其境过清〔〕
②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③环
如鸣佩环〔〕 竹树环合〔〕
④为
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⑤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⑥差
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
⑦乐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参考答案:
①静止不动的样子 ②突然
③轻快迅疾的样子 ④凄凉
⑤依傍 ⑥跟随
〔2〕①清澈/凄清,冷清②大约/能够③玉环/环绕④作为/成为⑤自,介词/跟从⑥长短、上下、大小不齐/交错⑦以……为乐/逗乐
设计意图: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特别是一词多义的用法。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开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来源:新编
3.重点译句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提示:注意补充省略的局部〕
译句:。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提示:可用加字法,将单音节词扩展为双音节词〕
译句:。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提示:注意“空〞字的用法〕
译句:。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提示:注意“斗〞和“蛇〞的特殊用法〕
译句:。
参考答案: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似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设计意图:稳固重点句子的翻译。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开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来源:新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理清游踪
《小石潭记》全文按照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请你梳理作者的游踪,填写以下列图信息:
发现小石潭记同游者小石潭源流
发现小石潭
记同游者
小石潭源流
参考答案:
潭中景物 潭中气氛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的游踪线索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开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来源:新编
2.景点命名
湖南省永州市某旅游公司准备开发小石潭这一景点,想请同学们为小石潭的景物设计一个景点名称,请写出你设计的景点名称、依据和富有美感的介绍词。
【例如】
名称:听水轩
依据:“闻水声,如鸣珮环。〞
介绍词:走近小石潭,你会听到潺潺不绝的流水声。近听如环珮相鸣,声音清脆;远闻似莺歌燕语,宛转悠扬。
名称:〔〕
依据:〔〕
介绍词:〔〕
参考答案:
依据《小石潭记》一文中提到的景物命名,抓住景物特点进行介绍,语言通顺流畅,富有美感。
如:鱼乐亭。依据:“似与游者相乐〞。介绍词:来到小石潭,你会被潭里的鱼儿所吸引。它们有时候安静不动,像在闭目养神,有时候轻快敏捷,像在与游人逗乐。
设计意图:在理解文意的根底上,借助情景化运用,进行创造性表达。
学科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4).docx
-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5).docx
-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6).docx
-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
- 第10课《小石潭记》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时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
-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10课【查缺补漏】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易错知识点(部编版).docx
- 第8课《蒲柳人家》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