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含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含答案 PAGE PAGE 3 唐雎(jù)不辱使命 刘向(西汉末)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词语,如:使、易、其、许、以、虽、对、徒、抢、休、谕、谢等; 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对比衬托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唐雎和秦王的性格; 3.学习理解含蓄的外交辞令; 4.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斗争的精神; 5.了解《战国策》的相关知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目标1、2、4 【资料链接】 1.《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断代史。其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全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约二百三四十年间的事。《战国策》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语言生动流畅;还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使得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另外,它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因此,它对后世散文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2.刘向 刘向(约前77年——约前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原名更生,字子政。因其官终中垒校尉,故世称刘中垒。 3.背景资料: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虽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但已岌岌可危。秦王想通过外交用诈骗手段不动一兵一卒取得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在秦王寻衅威胁下,唐雎针锋相对,勇挫秦王,不辱使命。 【课文】 秦王使(派,派遣)人谓(对······说)安陵君曰:“寡人欲(想要)以(用)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安陵君其(助词,加强语气的作用)许(答应)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给予)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虽然如此),受地于(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因此)使(派,派遣)唐雎使(出 C.秦王色挠 其色丹 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上使外将兵 E.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千里不敢易也 F.寡人欲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从民欲也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1)寡人欲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义: 交换 今义: 容易 (2)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 虽然如此 今义: 表转折的关联词 (3)徒以有先生也 古义: 只,仅仅 今义: 常指白白地,如:徒劳 (4)长跪而谢之日 古义: 道歉 今义: 感谢 5.将文中的通假字归纳起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错,通“措”,置,放;与,通“欤”,语气助词;仓,通“苍”,青色。 【整体感知】 6.请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示例:唐雎受安陵君派遣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折服了秦王,完成了使命。 7.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 8.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唐雎想说服秦王放弃吞并安陵∕对安陵的拥有。 结果是秦王向唐雎道歉,表示打消吞并安陵的念头。 【合作探究】 9. 秦王与安陵君“易地”是非真的为了“请广于君”,何以见得? 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并非是真心易地,而是意在吞并。从几个方面可以看出:①秦王在安陵君面前以“寡人”自居,俨然把安陵看作是秦的附属国;②秦王要求易地的态度非常强硬,根本不像是公平的交易;③秦王易地不成后的“不悦”彻底表露了他名易实夺的心理。 10.简析课文第一段的作用。 ①写 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说明 唐雎出使秦国的任务艰巨,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②表现了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为后文唐雎折服他形成对比,有力地衬托了唐雎的形象。 11.简要叙述唐雎和秦王的斗争经过,说说他们是怎样的人? 唐雎和秦王针锋相对的斗争可分为三个回合:①唐雎用“受地于先王”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要求;②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表示要效法专诸等人与秦王同归于尽;③秦王“长跪而谢之”,表示屈服。唐雎:机智沉着、不畏强暴、胆识过人、机智善辩。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欺善怕恶、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前倨后恭。 12.课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把唐雎这一形象生动的刻画出来的?试举例说明。 主要运用

文档评论(0)

185****9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