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此诗歌属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生求气,吟咏诗韵”中的自主赏析篇目。它的价值除了是“因生求气,吟咏诗韵”的好篇什,最重要的是它的独有价值——描写音乐的诗歌。因此,我们解读此诗歌的重点就应当落在描写音乐诗歌的独特教学价值上,引导学生学习描写音乐的角度、手法,引导学生体悟音乐色调与情感内核的关系,进而提高鉴赏描写音乐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
对于描写音乐的诗歌,学生是不陌生的。在必修三课本中,学生接触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但是,对于描写音乐的角度、手法或者对音乐背后的情感内核,学生鉴赏的水平是相对较弱的,所以,有必要基于此文的独特价值,针对学生进行训练。
[教学目标]
读懂诗歌语言的跳跃性,进一步读懂诗意。
学习描写音乐的角度和手法,并能区分手法对应的描写角度。
透过音乐色调体悟诗歌情感内核。
[教学重点]
1.学习描写音乐的角度和手法,并能区分手法对应的描写角度。
2.透过音乐色调体悟诗歌情感内核。
[教学方法]
品读法。
点拨法。
[教具准备]
PPT、黑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诗歌不仅具有内在的情感美,而且具有外在的韵律美。而如果具有韵律美的诗歌与摇荡性灵的音乐相结合,那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贺描写音乐的诗歌《李凭箜篌引》。
读懂诗歌语言的跳跃性
1.诗歌语言不仅要有准确、精炼、生动等特点,而且还要具有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和音乐性的特点。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之一便是读懂诗歌语言的跳跃性,进一步读懂诗意。
▲诗歌语言跳跃性主要是指文字的省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2.阅读任务:疏通语句,读懂跳跃性,进一步读懂文意。
3.品文入微1
结合省去的内容,展开想象,品读诗歌的文意。
全班齐读诗歌。
4.自我提升1
如何读懂诗歌语言的跳跃性?
⑴关注文字的省略。
⑵始终关注诗歌描写的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心中时刻牢记诗歌处处指向主要对象。主要对象可能省略。
鉴赏描写音乐的角度、手法
1.此文是描写音乐的典范!究其原因之一,便是多角度描写音乐,多手法描写音乐。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之二便是学习描写音乐的角度和手法,并能区分手法对应的描写角度。
▲描写角度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坐标点都是主要描写对象。
2.阅读任务:区分描写对象,确定描写角度,并分清正面和侧面描写中的描写音乐的手法。
3.品文入微2
结合描写角度,进行想象,感知音乐的特点、效果、感染力,品读诗歌的文意。
全班齐读诗歌。
4.自我提升2
如何确定描写角度?
⑴主要描写对象:箜篌声(音乐)。
⑵正面描写:演奏者、演奏时间、地点;以声摹声、比喻、通感。
⑶侧面描写:物的状态、细节描写(人或物的行为、人的心理感受)、环境氛围。
⑷正面描写重在描写音乐的特点,侧面描写既可以写音乐具有感染力,音乐的效果,也可以写音乐的特点。
⑸两个描写角度都可以突出弹奏者技艺高超和听者的品音入微。
四、透过音乐色调体悟诗歌情感内核
1.诗言志。或许一首纯粹描写音乐的诗歌是不存在的。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之三便是透过音乐色调体悟诗歌情感内核。
▲音乐的色调或喜或悲,知人论世,诗歌的情感基调便是或喜或悲。
2.阅读任务:感知音乐的色调,知人论世,进一步体悟诗歌的情感基调。
⑴音乐的特点具有变化性:哀愁—清脆—和缓—惨淡—清丽—冷寒—凄冷—冷寒
音乐整体色调为:清冷愁苦
诗歌似乎也和乐曲一样律动着情感的轨迹,虽有短暂的欢快,整体上却具有一种悲伤清冷的色彩。
⑵知人论世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侍郎,不久辞官故里而卒,年仅27岁。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3.品文入微3
知人论世,通过音乐的色调,体悟诗歌的情感基调,探触诗歌情感内核,品读诗歌的文意。
全班齐读诗歌。
4.自我提升3
如何感知音乐的色调?
⑴抓住表情感的关键词和意象,感知音乐的情感轨迹和诗歌的情感轨迹。如:“啼、愁、碎、泣、冷、破、雨、湿、寒”等词语写出了音乐的悲伤清冷、愁苦哀怨。
⑵知人论世,思考音乐色调的暗示性。
五、比较深化、以一当十
1.白居易《琵琶行》
阅读任务:探究音乐色调与情感内核的关系。
【点拨】
⑴音乐特点具有变化性:欢快舒畅—幽咽低沉—滞涩停顿—激越尖厉
音乐整体色调为:悲伤愤懑
诗歌似乎也着有了悲伤愤懑的情感!
诗歌中谁在抒发悲伤愤懑的情感呢?
琵琶女—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
⑵知人论世
白居易,在被贬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李凭箜篌引》课件2 (1).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 (2).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拟行路难(其四)》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拟行路难(其四)》课件2.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其二)》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其二)》课件2.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书愤》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书愤》课件1.pptx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书愤》课件2.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蜀相》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旅夜书怀》教学设计2 (2).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2.docx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2 (2).docx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2.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2.docx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书愤》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书愤》教学设计2.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蜀相》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蜀相》教学设计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