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雕龙的文辞观(论文范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雕龙的文辞观(论文范例)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论文心雕龙的文辞观 1 一、文辞修饰的存在依据和重要作用 2 二、浮夸文辞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弊端 3 三、完美文辞的影响因素和创作方法 4 (一)情感抒发 4 (二)表意清晰 4 (三)文体限制 5 四、总 结 6 文2:新修辞观研究初探 6 1.博克的“认同”观 7 2对话性理论 7 3 结论 8 参考文摘引言: 8 原创性声明(模板) 9 文章致谢(模板) 9 正文 心雕龙的文辞观(论文范例) 文1:论文心雕龙的文辞观 在整部《文心雕龙》[1]中,直接或间接提到文辞的达上百处之多。刘勰对文辞修饰的存在依据和重要作用、浮夸文辞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弊端、完美文辞的影响因素和创作方法等诸多问题均有论述: 一、文辞修饰的存在依据和重要作用 《原道》篇首从哲学高度论证了文辞修饰的存在依据,“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自然万物既有万紫千红的呈现,便需要文章来体现“道”之文采,因此文章是与天地并生共长的。 “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神思》),“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夸饰》),刘勰认为表达外物对人五官和心灵的触动时,主要靠优美的语言、精细的文辞。为了深入论证文辞修饰的重要作用,他举了历史上和生活中的各种例子: “至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原道》),圣人孔子也在“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方面下了必要的功夫;在《征圣》篇中,他从孔子赞美子产、泛论君子的话出发,认为“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应作为写文章的金科玉律;“智术之子,博雅之人,藻溢于辞,辩盈乎气,苑囿文情,故日新殊致”(《杂文》),学识渊博、聪明雅致的人,正是因为文辞、气质、情志并重,才能写出别具一格的作品;在《诸子》篇中,他旁征博引,认为孟轲、荀况、管仲、列御寇、邹衍、墨翟、淮南王等人的作品或因“理懿而辞雅”、“事核而言练”、“意显而语质”,或因“气伟而采奇”、“心奢而辞壮”、“泛采而文丽”而得诸子百家之精华;“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情采》),人们的日常用语都是讲究修辞的,提倡“道法自然”的老庄也并不反对文辞修饰。 总结来说,刘勰认为文辞修饰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文学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浮夸文辞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弊端 刘勰认为文学经典基本具备以下六个特点,“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宗经》),其中“文丽而不淫”即是说合理文辞的标准。《征圣》篇也有类似的论述,“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即文辞重在表达要义,而非标新立异。 显而易见,这是针对追求金章玉句、轻视思想内容的浮夸文辞来说的,“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离本弥甚,将遂讹滥”(《序志》 为了对浮夸文辞展示外在特征,分析内在弊端,刘勰思接古今,引经据典:“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明诗》),西晋诗坛盛行轻绮靡丽之风,内容深度难比建安时期;“若夫艳歌婉娈,怨志绝,淫辞在曲,正响焉生?然俗听飞驰,职兢新异,雅咏温恭,必欠伸鱼睨;奇辞切至,则拊髀雀跃:诗声俱郑,自此阶矣”(《乐府》),温和严肃、内容雅正的乐府诗不受欢迎,文辞华丽、内容庸俗的乐府诗却广受追捧,诗句声调至此已走上了邪路;“及陆机断议,亦有锋颖,而腴辞弗剪,颇累文骨”(《议对》),文辞繁杂就有舍本逐末的可能,拖累文章骨力;“夫夸张声貌,则汉初已极,自兹厥后,循环相因,虽轩翥出辙,而终入笼内”(《通变》),过度夸张的习气自汉初以后循环不已,前后承袭,许多作家都局限于此;“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情采》),后世作家对《诗经》教诲置之不理,大都师从辞赋,崇尚虚华,正确的文质关系逐渐被破坏。 总结来说,刘勰认为浮夸文辞妨害内容,弊端甚多,应当摒弃。 三、完美文辞的影响因素和创作方法 既然文辞修饰客观存在,于文学创作十分重要,而浮夸文辞又是应当摒弃的。那么,什么是完美文辞,它的影响因素和创作方法是怎样的? 笔者认为,《文心雕龙》对完美文辞影响因素的论证是十分到位的,总结来说,关键有三:情感抒发、表意清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un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