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PAGE
PAGE 1 / 4
大红袍解说词
“功夫茶”一词最早源于广东、福建一带,以冲泡乌龙 茶而著称。功夫茶艺是目前中国最流行、最具民族特色的茶 艺。它讲究的是茶品的选择、茶具的精巧以及冲泡者的从容 有趣。它所诠释的不再是简单的说茶、论茶,而是上升到了 一定的精神高度,以”品茶”为手段,达到强身健体、修身 养性的目的。
武夷山功夫茶艺是众多茶艺中的一朵奇葩,它带有厚重 的文化色彩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下面是由茶文化专家林治先 生编写的《红袍功夫茶茶艺》。
[茶具选择] 木制茶盘一个,宜兴紫砂母-子壶一对,龙凤变色杯若干对,茶具组合一套,茶巾二条,开水壶一个, 酒精炉一套,香炉一个,茶荷一个。
[解说词] 各位嘉宾,大家好!首先欢迎各位来欣赏红袍功夫茶茶艺。
风景秀甲的武夷山是乌龙茶的故乡。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曾写诗赞美武夷岩茶:”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自古以来,武夷山人不但善于种茶、制茶,而且精于品茶。现在由茶艺小姐为各位嘉宾表演武夷山的功夫茶茶艺,请大家静下心来,和其一起共享茶艺的温馨与愉悦。功夫茶茶艺共有十八道程序,前九道由其操作表演,后九道请各位嘉宾和其密切配合,共同
完成。
武夷山功夫茶茶艺的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炷香,来营造祥和、肃穆、 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 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 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们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 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们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 夫茶茶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 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 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 壶称为大彬壶。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 洗壶并提高壶温。
乌龙入宫,把茶叶放入壶中。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将开 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
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 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品饮武夷岩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 华”。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原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 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 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冲泡武夷岩茶时要备有两把壶,一把紫砂壶专门用于泡 茶,称为”泡壶”或”母壶”;另一把容积相等的壶用于储存泡好的茶汤,称之为”海壶”或”子壶”。现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壶来储备茶水。把母壶中泡好的茶水注 入子壶,称之为”母-子相哺”。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 趁着壶热再冲开水,称之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海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闻香杯,称之 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当海壶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
将巡回快速斟茶改为点斟,这时茶艺小姐的手势一高一 低有节奏地点斟茶水,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象征着 向嘉宾们行礼致敬。
过去有人将这道程序称之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因这样解说充满刀光剑影,杀气太重,有违茶道以” 和”为贵的基本精神,所以我们予以扬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