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一、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二、小说的常见命题要点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
4.理解小说标题
5.概括探究主题
;小说“6+1”答题法简介:
“6+1”中的“6”指的是人物、情节、环境、标题、手法(效果)、读者,“1”是指主题。无论答小说哪类题,都要兼顾主题,把“6”个要素考虑进去。这种方法尤其适用小说中的作用、好处、效果题。;祝 福;命题角度一:情节;知识储备
1.情节的运行方式/小说的结构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的曲折
在一个小说中,即使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绝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跑到底的,而是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抵达胜利的彼岸,即体现出情节的曲折性。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3.情节的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
如“欧·亨利式的结尾”——在小说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不能不承认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一)概括小说情节;回
忆; 情节手法
情节手法包括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
情节叙述手法包括叙述方式和叙述人称。
叙述方式包括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叙述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
情节结构手法指悬念、铺垫、伏笔、照应、巧合、误会、抑扬、一波三折、对比、衬托、突转、开门见山、过渡(承上启下)、设置线索、卒章显志、首尾呼应等技巧。;叙述手法(叙事的方法)
(1)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
(2)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4)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对上文情节的呼应和解释悬念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深化主旨;满足读者的心里期待;符合生活事理/实际;等。
(5)平叙: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谓之为“花开数朵,各表一枝”,故又叫分叙。; 思考:《祝福》用倒叙的方式来叙述有什么作用?;《新课程学习与测评》(p21)
——赵一曼女士;问题3.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2018年全国卷Ⅰ第6题);类别;第一人称“我” (限制角度)
以“我”的视角将读者带入故事中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人,是故事的参与者。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着重表现“我”对祥林嫂同情却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的窘境。
作用延展:叙述亲切自然,给人以真实、生动的现场感,利于描写和抒情议论,尤其利于写心理。;情节结构手法;抑扬;过渡(承上启下);(二)情节作用题;常见常考的情节的作用: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
3.照应前文。
4.推动情节发展。
5.起线索作用。
6.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社会+自然)。
7.刻画人物性格。
8.表现主题或深化主题。;《活页作业》单元质量评估(一)p137《天嚣》;问题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命题角度二:人物形象;第一法则:一定一定要分清楚主要人物、次要人物,肯定肯定要判断是好人还是坏人。
第二法则:次要人物为写主要人物服务。
第三法则:好人用褒义词概括,坏人用贬义词概括。
看影视剧你分得清主角配角,好人坏蛋,那写小说练习你就没什么大问题。; 一、人物形象之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神态描写
心??描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试论欧阳通楷书中的继承与创新.docx
- Call of Silence-钢琴谱 原调简谱 高清正版完整版双手简谱.pdf
- 茶叶行业调研报告.docx VIP
- 运输无人机作业安全技术交底.pdf VIP
- 《碳足迹减量培训》课件.ppt VIP
- (高清版)B-T 10095.1-2022 圆柱齿轮 ISO齿面公差分级制 第1部分: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pdf VIP
- BOS-6000软件使用培训.中文版.pdf
- RENLE雷诺尔SSD1系列电机软起动器说明书.pdf
- (高清版)B-T 10095.2-2023 圆柱齿轮 ISO齿面公差分级制 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pdf VIP
- 日立中央空调SET-FREE V+系列202202.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