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粉垄耕作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行业资料).docVIP

水稻粉垄耕作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行业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粉垄耕作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行业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行业资料”中“自然科学资料”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8287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正文 水稻粉垄耕作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行业资料) 文1:水稻粉垄耕作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6.005 收稿日期:2014-11-15 基金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13YM50);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13YM43);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能-9) 作者简介:唐茂艳(1975-),男,广西兴安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水稻栽培及生理研究,(电话)(电子信箱)tangmaoyan@gxaas.net; 通信作者,梁天锋(1974-),副研究员,博士,(电子信箱)tfliang@gxaas.net。 粉垄栽培法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韦本辉研究员研究提出的一种新型农耕方法,是按照不同作物种植对耕层的需求,在作物种植区(带)上利用粉垄机械1个或多个螺旋形钻头,一次性将土壤垂直旋磨粉碎并自然悬浮成垄(厢),在垄(厢)面上直接播种或种植作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深耕深松不乱土层,作物种植带下有U形松土槽可积聚雨水等传统耕作所不具备的优点。目前,该方法已经在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1]、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M. utilissima Pohl)][2,3]、玉米(Zea mays)、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4]、桑树(Morus alba L.)[5]等旱地作物上研究应用,均表现出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产量大幅度提高、品质有所提升的特点。由于水田土湿度和黏性较大,粉垄耕作受天气的影响较大,截至目前,涉及水田粉垄栽植水稻(Oryza sativa L.)的报道较少。本试验通过对粉垄耕作条件下水稻生长及生理指标的观测,探明粉垄耕作的可行性,为科学评价粉垄栽培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3年上半年(作早稻种植)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试验田进行,试验田属壤质黏土,有机质26.9 g/kg、碱解氮 83 mg/kg、速效磷31 mg/kg、速效钾 75 mg/kg、pH 5.8。供试水稻品种为两系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桂两优2号,由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设常规耕作(1犁2耙,深16 cm)和粉垄耕作(深23 cm)两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处理面积100 m2,随机区组排列。粉垄耕作:2013年1月7日在干田上使用多钻头粉垄机械耕作,耕深23 cm(松土厚度28 cm),中间开厢沟宽40 cm,深20 cm,插秧前7 d喷一次“克无踪”除草,插秧前3 d回水软土后直接插秧;常规耕作:同期进行翻耕,耕层深16 cm,插秧前10 d第一次耙田,插秧前2 d第二次耙田,开沟处理和粉垄相同。 1.2.2 水稻栽培 半水育秧,插植规格为19.8 cm×16.5 cm,30万蔸/ hm2,每蔸栽2苗。总施肥量为N 240 kg/hm2、P2O5 72 kg/hm2、K2O 264 kg/hm2(N∶P∶K=1.0∶0.3∶1.1)。在耙好田后施基肥,施用三元复合肥(N、P2O5、K2O含量均为15%)225 kg/hm2,过磷酸钙(含 P2O5 12%)319.5 kg /hm2。分蘖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移栽后6 d施用,施尿素165 kg/hm2、氯化钾111 kg/hm2,加插秧田除草剂。第二次移栽后12 d施用,施尿素165 kg/hm2、氯化钾111 kg/ hm2。在幼穗分化前2 d施穗肥,施尿素60 kg/hm2,氯化钾87 kg/hm2,大胎期施尿素60 kg/hm2、氯化钾 75 kg/hm2。按节水要求进行水分管理,移栽时田间泥皮水,返青期浅水层,分蘖期田间保持湿润至浅水层间,粉垄耕作比常规耕作提前5 d晒田控苗,复水后干湿交替管理至成熟,其中在幼穗发育第6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盛期)和抽穗期等水分敏感时期,田间适当保持浅水层。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1 茎蘖动态 每个处理按对角线方式取5点,每点固定调查20株,移栽后每7 d调查1次分蘖数。 1.3.2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根系调查 分别在分蘖盛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按群体平均茎蘖数取样,每处理挖3株(以稻株基部为中心挖30 cm×30 cm×30 cm土块),剪去地上部分器官用牛皮纸包好,放入烘箱中,105 ℃杀青3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ting1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