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足口病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一、疾病概述 --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柯萨奇病毒A组(CA):2、4、5、7、9、10、16 型 柯萨奇病毒B组(CB):1、2、3、4、5 型 肠道病毒71型(EV71) 埃可病毒(ECHO)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疾病概述 --病原学 病原学特性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 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 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传染源: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疾病概述 --流行病学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疾病概述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 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 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易感性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 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疾病概述 --流行病学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疾病概述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无明显的地区性 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 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疾病概述-临床表现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有效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重要措施。(由于多种肠道病原体均能引起手足口病,因此给疫苗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近几年来,通过对手足口病疫情的监测,认识到EV71为流行毒株,致病力较强,容易侵袭神经系统,发展成重症病例,甚或造成死亡,而且部分病例预后较差,有肢体麻痹等后遗症症状。因此目前对EV71疫苗进行了大量研究2010年12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国内某公司进行EV71疫苗的临床试验。2011年2月完成了对36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疫苗接种和安全性观察。2011年3月成人组I期临床数据显示:在接种后没有严重不良事件被报告,成人组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疫苗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疾病概述 --治疗原则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二、病例定义 聚集性病例 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