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输血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第一节 操作评估
(一)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心肺功能及自理能力。
(二)询问患者血型、输血史及过敏史。
(三)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根据病情、输血量和年龄选择静脉。
(四)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第二节 操作流程
(一)采集血型标本操作流程
见医嘱。根据病历核对输血申请单上的姓名、床号、血型
见医嘱。根据病历核对输血申请单上的姓名、床号、血型
准备采血管,贴好标签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备抽血盘至床边
告知采血的目的,配合事项
询问患者输血史,既往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采血时核对
采血标签、患者、床头卡
严格执行双人查对
必须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对病人人身份进行确认
采集血样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采血后核对
采血标签、患者、床头卡
送血库
将血样、临床用血申请单一起送到血库,废物处理,洗手,临时医嘱签名
询问患者输血史,既往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二)接收血液查对操作流程接受核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用血量、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核对采血日期、有效期检查血液质量色、质、量
接受核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用血量、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核对采血日期、有效期
检查血液质量色、质、量
凡血液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拒绝接受:
1.破损、字迹不清;
2.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液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活动时血浆层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上面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血液不是由本院血库验收并出具血库检验报告单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三)输血查对操作流程
输血时核对患者、床头卡、腕带、输血单、病历、血袋、输液单
输血时核对
患者、床头卡、腕带、输血单、病历、血袋、输液单
洗手,至病人床边
建立静脉通路、输血前用药
严格按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建立静脉通路;将输血医嘱转抄到输液单上并核对
输血前核对病历、输血单、血袋
核对方式:
一人持病历、输血单,另一人持血袋;逐项执行,一人先诵读,另一人复诵核对一遍后交叉再核对一遍
核对内容:
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用血量、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有效期、质量
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同时携带病历、输血单、输血用具和血制品;必须推治疗车
备血、血袋成分轻轻摇匀后接血
病区取回的血应尽快输完,不得自行储血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滴速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年龄等调整
滴速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年龄等调整
观察病情
输血完毕、滴入少量等渗盐水
出现输血不良反应
拔针
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核对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各项内容
处理用物
填写输血记录单
通知值班医师及血库、密切观察、治疗和抢救病人
贴输血单于病历
将原袋余血保存备查
临床医师逐项填写输血记录卡、送血库存档
临床医师逐项填写输血记录
临床医师逐项填写输血记录
临床医师逐项填写输血记录
第三节 并发症处理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1.发生原因
(1)保存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源污染,输血后即可引起发热反应。
(2)多次输血的患者,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热。
2.临床症状
多发生在输血后1~2h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续之体温上升,可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无血压变化,症状多持续1~2h后缓解,少数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死亡。
3.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输血、采血用具无菌。
(2)对多次输血的患者了解患者既往输血治疗情况。、
4.处理措施
通知医生→立即停止输血→输入生理盐水→保留血液进行细菌学检验→遵医嘱用药→体温过高者给予物理降温→填写输血不良反应上报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
(二)溶血反应
1.发生原因
(1)输入异型血。
(2)库存血时间过长致输血前红细胞已被破坏发生溶血。
(3)RH因子所致溶血,即可发生凝集而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
(4)连续输入2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未使用间隔液。
(5)在血液中加入影响血液PH值的药物,导致红细胞破坏溶解。
2.临床症状
(1)在输血10~20min后出现头部胀痛、四肢麻木、心前区压迫感、腰背部剧痛。
(2)黄疸、血红蛋白尿、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3)严重者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3.预防
(1)输血前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严格执行核对制度,经两人以上共同核对,再到患者床前核对,无误后方可输注。
(2)血液在运送过程中避免剧烈震荡,应轻拿轻放,储存温度要适宜,储存不得超过21天,不能加温,严格执行血液保存制度。
(3)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