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心雕龙》通变
关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 (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
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 (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
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 (原分上、下部,
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
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 “才”、
“气”、 “学”、 “习”四个方面。
通变原文
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
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
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然绠短者衔渴,足疲
者辍途,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术疏耳。故论文之方,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
同性,臭味晞阳而异品矣。
是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黄歌 “断竹”,质之至也;唐歌在昔,则广于黄
世;虞歌 《卿云》,则文于唐时;夏歌 “雕墙”,缛于虞代;商周篇什,丽于夏
年。至于序志述时,其揆一也。暨楚之骚文,矩式周人;汉之赋颂,影写楚世;
魏之篇制,顾慕汉风;晋之辞章,瞻望魏采。搉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
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从质及讹,弥近弥
澹,何则?竞今疏古,风昧气衰也。
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
矣。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蒨,虽逾本色,不能复化。桓君山云 ∶“予见新进丽文,
美而无采;及见刘扬言辞,常辄有得。”此其验也。故练青濯绛,必归蓝蒨;矫
讹翻浅,还宗经诰。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
夫夸张声貌,则汉初已极,自兹厥后,循环相因,虽轩翥出辙,而终入笼内。
枚乘 《七发》云 ∶“通望兮东海,虹洞兮苍天。”相如 《上林》云 ∶“视之无端,
察之无涯,日出东沼,入乎西陂。”马融 《广成》云 ∶“天地虹洞,固无端涯,
大明出东,入乎西陂”。扬雄 《校猎》云 ∶“出入日月,天与地沓”。张衡 《西
京》云 ∶“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于濛汜。”此并广寓极状,而五家如一。诸
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
是以规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然后拓衢路,置
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采如宛虹之奋鬐,光若
长离之振翼,乃颖脱之文矣。若乃龌龊于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间之回骤,岂
万里之逸步哉!
赞曰∶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
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通变译文
作品的体裁是有一定的,但写作时的变化确实没有固定标准的。怎么知道是
这样的呢?如诗歌、辞赋,书札、奏记等等,名称和写作的道理都有所继承,说
明体裁诗一定的;至于文辞的气势和感染力,惟有推陈出新才能永久流传,这说
明变化是无限的。名称和写作道理有定,所以体裁方面必须借鉴过去的著作;推
陈出新就无限量,所以在方法上应该研究新兴的作品。这样,就能在无穷尽的创
作路上驰骋自如,汲取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不过,汲水的绳子太短的人,就会
因打不到水而口渴;脚力软弱的人,也会半途而废。其实这并不是写作方法本身
有所欠缺,只是不善于推陈出新罢了。所以讲到创作,就好像草木似的:根和干
附着于土地,这是植物的共性;但由于枝叶所受阳光的变化,同样的草木就会有
不同的品种了。
因此九个朝代的诗歌,在情志的表达上都合乎创作发展的原则。黄帝时的 《弹
歌》,极为质朴。唐尧时的 《在昔》歌,比黄帝时代的丰富。虞舜时的 《卿云》
歌,比唐尧时代的富有文采。夏代的 《五子之歌》,比虞舜时文采更丰富。商周
时代的诗歌,又比夏代华丽得多。这些作品在表达感情、叙述时事方面,其原则
是一致的。后来楚国的骚体诗,以周代诗篇为模范。汉代的辞赋和颂,又模仿了
楚国的 《楚辞》。魏国的诗篇,继承了汉代风尚。晋代的作品,又钦仰魏人的文
采。把这些情况商讨一下,可以看出:黄帝和唐尧时候的作品是淳厚而朴素的,
虞夏两代的作品是朴素而鲜明的,商周时期的作品华美典雅的,楚国和汉代的作
品是铺张而尚辞采的,魏晋两代的作品不免浅薄而靡丽,刘宋初年的作品更是不
切实际而过分新奇。从质朴到不切实际,时代越近滋味越浅淡。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作家们都争着模仿近代作品,而忽视向古人学习,所以文坛上的风气就日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卷六》(盐铁论)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pdf
- 《卷七》(搜神后记)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pdf
- 《卷三》(搜神后记)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pdf
- 《卷十》(搜神后记)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pdf
- 《卷十六-并韶》(容斋随笔)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pdf
- 《卷十六-谶纬之学》(容斋随笔)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pdf
- 《卷十六-馆职名存》(容斋随笔)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pdf
- 《卷十六-和诗当和意》(容斋随笔)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pdf
- 《卷十六-稷有天下》(容斋随笔)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pdf
- 《卷十六-靖康时事》(容斋随笔)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