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肉鹅痛风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本文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对鹅痛风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以期为该病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鹅痛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18-0186-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鹅痛风也称尿酸盐沉积症,主要是由于采食大量高蛋白质饲料以及代谢紊乱、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鹅关节囊以及脏器表面,导致鹅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影响了鹅生长发育,甚至死亡的代谢性疾病。随着集约化肉鹅养殖的发展,鹅痛风频发,给养鹅业造成了很大损失。肉鹅痛风的准确诊断和科学防治,对促进养鹅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发病原因
1.1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
鹅属于草食家禽,传统养殖模式以草料、青绿饲料为主。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后,养殖户计划通过缩短商品肉鹅的生长周期,提高饲料报酬,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在雏鹅育雏、育肥过程中普遍使用高蛋白颗粒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1%以上)或自配的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饲料作为育雏精饲料,这往往导致鹅蛋白质代谢紊乱,发生痛风[1]。个别小型饲料加工厂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添加尿素等非蛋白质氮源,以增加氮的含量,而食用过多的非蛋白氮源饲料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破坏了尿酸盐胶体的稳定性,提高了血液中的阴阳离子比例,从而引发尿石症及痛风。
1.2日粮营养成分比例失调
集约化肉鹅养殖中,如果饲喂霉变饲料或过多精饲料,易导致排泄受阻,引起发病。日粮中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缺少,钙、磷比例失调,va、vd缺乏,易导致肾小管和输尿管黏膜发生角质化脱落,引起尿路障碍,从而无法排出体内尿酸。飼料中含有过多的钙,容易在体内生成钙盐,从而导致肾脏受损,影响尿酸排出[2]。
1.3药物使用失当
在鹅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常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如大量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鹅白痢、出血性败血病、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细菌性传染病,导致鹅肾脏受损,尿酸盐排泄受阻,出现通风。
1.4养殖环境不良
饲养密度过大,舍内温度过高及过低、通风不良、潮湿阴暗、卫生条件恶劣,导致霉菌、细菌大量滋生,长时间含有高浓度氨气,可损害肾脏,从而引起痛风。封闭式育雏舍雏鹅运动量较少、缺乏阳光照射,饮水位不充足导致饮水不均匀或摄取过多盐分,造成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发生尿酸血症,从而引起内脏型痛风。部分地区地下水发生污染,镁盐和钙盐含量较高,尤其是硫酸盐、氯化物和重碳酸盐,易引起发病。在集约化养殖中,鹅群2000~3000只很常见,育雏期(1~15日龄)饲养量一直保持20~30只/m2,舍内没有设置分群格栅,春季和夏季梅雨季节温度高、湿度高,冬季温度低、湿度高,加之饲养密度高,潮湿、拥挤,导致雏鹅抵抗力、机体新陈代谢能力下降,很容易诱发痛风病。
2临床症状
鹅痛风分为内脏型和关节型2种,均为慢性经过。多发于1~3周龄的雏鹅,也可发生于仔鹅,成鹅较少。
2.1内脏型痛风
内脏型痛风较常见。发病初期,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主要是营养代谢紊乱,血液中含有大量尿酸,不易察觉。发病后期,病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饮水增加,口角张合无力,不愿意走动,拒绝下水,常伏卧地面或缩立在一旁,羽毛蓬乱,有脱毛现象。病鹅的喙和蹼苍白,排白色稀水样粪便,并附着在肛门周围的羽毛上,有的病鹅泄殖腔周围发炎,肛门松弛,收缩无力。病鹅逐渐消瘦,并且生长发育缓慢,部分病鹅形成僵鹅。
2.2关节型通风
临床症状主要为关节肿大,翅膀和双腿软弱,跛行、行动迟缓、站立不稳,体温可高达42℃,病鹅贫血,日渐消瘦和衰弱。
3病理变化
3.1内脏型痛风
肾脏颜色变淡或发黄,有白色斑点状的尿酸盐沉着于表面,呈肿大或萎缩;肝脏肿大及淤血,心包、气囊上沉着豆渣样的尿酸盐,有的在肝、脾、心、肠系膜等表面形成一层白色薄膜。输尿管肿大且充满结晶状的尿酸盐。有的肾小管因尿酸盐蓄积而变粗,在肾脏的表面形成花纹,切开可见大量尿酸盐。
3.2关节型痛风
病鹅翅膀、腿、足等的关节有明显肿大变形现象,且有白色尿酸盐沉着在关节的腱鞘、滑膜、关节软骨以及关节周围,有的关节表面呈现结石样沉积,有的糜烂。用刀切开关节后,可发现关节腔内有灰白色粉末样尿酸盐的黏性液体或者干酪样团块状物质。病情较重时,病鹅的关节还会发生破溃和坏死。
4诊断
4.1诊断要点
文档评论(0)